物理练习题试题考试卷教案2008高一物理期中物理试题丁.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物理练习题试题考试卷教案2008高一物理期中物理试题丁.doc

物理练习题试题考试卷教案2008高一物理期中物理试题丁.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一期中考试物理试卷xyAO物理试卷命题人:徐天星审核人:李龙军满分:120分时量:90分钟说明:请把所有题的答案都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曲线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的速度的大小一定变化B.曲线运动的速度的方向一定变化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外力可能为零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外力一定不为零2、一个质点在恒力F的作用下,由O点运动到A的轨迹如图所示,在A点时速度的方向与x轴平行,则恒力F的方向可能沿:A.+x轴B.–x轴C.+y轴D.–y轴3、一船以恒定的航速渡河,当行至河中央时,水流速度变大,则小船渡河的时间将: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确定4、关于行星环绕太阳运动的原因,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故行星不受任何力的作用B、由于行星周围存在旋转的物质C、由于受到太阳的吸引D、除了受到太阳的吸引力,还必须受到其他力的作用5、以一定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若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则从抛出到回到起点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为:A.0B.–FhC.–2FhD.–4Fh6、如图所示,在光滑的轨道上,小球滑下经过圆孤部分的最高点A时,恰好不脱离轨道,此时小球受到的作用力是:A、重力、弹力、和向心力B、重力和弹力C、重力和向心力D、重力A高一期中考试物理试卷7、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关于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转速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速度大的角速度一定大B.角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小C.周期小的线速度一定大D.周期小的转速一定大8.地球与地面上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可以认为在数值上等于物体的重力,那么在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高空,物体的重力与它在地面上的重力之比为:A.2∶1B.1∶4C.1∶2D.1∶19.由于某种原因,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减小了,但仍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卫星的:A.速率变大,周期变小B.速率变小,周期变大C.速率变大,周期变大D.速率变小,周期变小10、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中,皮带不打滑,左轮O1的半径比右轮O2的半径大,P与Q分别为两轮边缘上的点,则有:A、P点与R点的角速度大小相同B、P点比R点的向心加速度大C、P点与Q点的线速度大小相同D、P点比Q点的向心加速度大11、关于“亚洲一号”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它可以定点在北京的正上方,所以我芾闷浣械缡幼?B.它与其它同步卫星运行轨道相同C.若将它的质量增为原来的2倍,其同步轨道半径变为原来的2倍D.若将它的质量增为原来的2倍,它的运行线速度大小不变12、假设地球的质量不变,而地球的半径增大为原来的2倍,那么从地球发射人造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应为原来的:A、2倍B、1/2C、1/2D、2倍13、两颗人造卫星A、B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8:1:?BATT,则轨道半径之比rA:rB和运动线速度大小之比vA:vB分别为:A、rA:rB=1:8B、rA:rB=1:4C、vA:vB=2:1D、vA:vB=4:114、已知下列哪些数据,能够估算出地球的质量M地:A、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T地及地、日中心间的距离r日地B、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月及月、地中心间的距离r月地C、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时的线速度v和周期T卫D、若不考虑地球的自转,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地球的半径R及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P·RQ··O1O2高一期中考试物理试卷CBAhHmabcY/cmX/cm010201540二、实验、填空题(共16分)15、牛顿力学即经典力学只适用于、的物体,对于微观和高速运动的物体就无能为力了.如果一个物体运动速度达到了v=0.7c,(c是光速),则其质量与物体速度为零时相比是(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6、如图,一质量为m的物体可看成质点,已知条件如图所示.若以C为参考平面,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若物体从B下落至A,重力做了功(填“正”或“负”),重力势能(填“增大”、“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