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程师在工程监理中巡视检查的内容及范围.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监理工程师在工程监理中巡视检查的内容及范围.doc

监理工程师在工程监理中巡视检查的内容及范围.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监理工程师巡视检查的内容及范围监理工程师在对建设工程实施施工监理时,主要的工作形式有巡视、旁站、平行检验等,而巡视检验是最基本、最常用也是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巡视,就是监理人员对正在施工的部位和工序在现场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活动。在实际监理工作中,对每日巡视检查和重要性和检查内容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以为巡视只是到现场转转、看看,并不能真正解决什么问题,结果把巡视应检查搞成了“走马观花”,走走形式,装装样子而已,其实巡视检查工作及时、到位、认真,不仅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而且对旁站、平行检验等起到重要补充、完善、辅助作用,现在结合监理实践,将巡视检查注意的问题叙述如下:1巡视计划和工作安排要做好现场的巡视检查,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和计划,才能“有的放矢”,达到预期的效果。1.1.熟悉设计文件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规程、标准图集以及地方规定、要求等,做到有据可依;1.2熟悉施工现场情况,尤其是对现阶段的施工部位、内容应了解,对计划巡视检查的重点做到心中有数。如:冬季对《冬季施工方案》落实情况的巡视检查,夏季对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情况和效果的巡视检查等;1.3做好物资资源的准备,如携带常用的测量工具、拍摄器材和必要的安保用品等。对于现场发现质量、安全问题或隐患要及时拍照摄影主,保存原始记录。2巡视检查的范围2.1已完成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2.2正在施工的作业面操作情况;22.3施工现场的工程材料/构配件的制作、加工、使用情况;2.4进场材料的质量检测、报告的动态控制;2.5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安全设施使用、保养情况;2.7工程基准点、控制点及环境检测点的保护、使用情况。3巡视工作安排3.1监理部人员分工和配合(1)工程质量、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的巡视检查由监理员/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实施;(2)安全监理的巡视检查由专职的安全监理人员负责实施;(3)监理工作内容为“三控两管一协调”(现在以增加了安全控制),监理工作点多面广,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因此加强监理部内部之间的信息沟通、互通情况和配合,对确保监理服务质量,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工作中出现“盲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2巡视检查路线的选择巡视检查不要搞成漫无目的的“闲逛”,而是要提前计划好巡视路线,确保巡视监控到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投资控制等业务范围。现举例如下:上海市浦东新区某高档写字楼,地上26层,地下3层,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筏基形式,属一级深基坑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单排桩+三道混凝土内支撑围护。目前正在进行深基坑第三道钢筋混凝土支撑的施工。巡视检查的路线和内容可计划如下:疏干井、降压井降水情况安全通道搭设及其防护第三道支撑的钢筋、模板、混凝土施工情况和土方开挖、工程桩桩头处理时安全和质量控制情况基坑围护体渗漏及其处理情况基坑自身及周边环境的检测点、水准点、控制点的保护情况基坑临边堆载、防护情况施工现场原材料/构配件的进场、检测、保管、加工、制作、使用动态施工现场标养室及同条件试块情况施工用电、运土车辆冲洗等安全文明施3工情况等。3.3巡视检查时间和频次的安排(1)每天上班后要及时进行现场的巡视检查。如发生大风、暴雨等异常情况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巡视现场,以便尽早掌控现场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2)对于已完成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必须进行巡视检查,保证所有已完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至少经过一次巡视检查;(3)对于正在施工的作业面(包括安全方面),应根据其部位的重要程度和施工作业的易难程度每天至少巡视检查一次或二次(上下午各一次);(4)监理人员每天至少一次巡视主要工程材料进场情况及进场产品的质量检验情况,特别是影响工程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工程材料,如:水泥,砂,石子,钢筋,砖,混凝土砌块,防水材料等。4巡视检查内容4.1原材料重点检查施工现场原材料/构配件的采购和堆放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要求;其规格、型号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已见证取样,并检测合格;是否已按程序报监理验收并允许使用;有无使用不合格材料、质量合格证明资料欠缺的材料等。4.2施工人员4.2.1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尤其是质检员、安全员等关键岗位人员是否在岗到位、是否合格,其内部配合和工作协调是否正常,能否确保各项管理制度和质保体系的及时落实、稳定有效;4.2.2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人证是否相符,是否进行了相应的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并有记录;4.2.3现场施工人员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