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价值取向和操作流程(final.pdf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339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价值取向和操作流程(final.pdf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价值取向和操作流程(final.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财富》2002《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价值取向和操作流程张新1导言:作为全球化下转轨中的新兴市场,中国经济需要并购重组来完成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促进产业从新兴走向成熟、融入全球经济的结构性大调整。最新实施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和与其配套的《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正是适应这一大的背景,遵循积极鼓励和程序公正的原则,具有极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本文在详细分析新的收购细则立法背景、立法价值取向后,对新的收购流程及其中的重要注意事项作了深入解读。正文:《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下称《收购办法》)和配套的《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下称《信息披露办法》)12月1日正式生效。两个“管理办法”对涉及上市公司收购的程序及信息披露事宜作出了详细规定。两“办法”的实施标志着以充分信息披露为基础,以促进上市公司收购重组、保障投资者权益为目的的收购法律框架基本形成。加上在具体规定上的突破和创新,两“办法”在实践中正引发一场并购的变革,对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对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的充分发挥,乃至对国民经济的战略调整,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上市公司收购的立法是经济学和法学的交叉学科,难度大,富有争议的问题很多。《收购办法》)和《信息披露办法》)是在总结中国近10年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方面的经验,广泛地吸取境内外机构、专家学者和市场各方建议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精心设计和辛勤工作而制定的。《收购办法》参考各国收购兼并立法的有用经验,同时具有极其鲜明的中国特色。鉴于《收购办法》现已进入操作阶段,本文谈谈个人对《收购办法》的价值取向和操作流程的看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使用《收购办法》。1作者声明:本文反映的意见纯属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和其他人的意见,更不代表对任何法律规则的有权解释。《新财富》2002一、《收购办法》立法的价值取向2002年9月28日《收购办法》颁布前的中国收购兼并市场在量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从1993年到2002年中期,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累计发生5300多起,涉及上市公司800多次,金额270多亿元,其中第一大股东变更近300家(次);有13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吸收合并柜台交易公司的试点。紧随股权收购的资产重组市场也很活跃。仅2001年1月到2002年9月底,就有约160家上市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涉及金额近600亿元,几乎每天都有非重大类型的资产重组。《收购办法》颁布前,中国收购兼并市场在质和深度上的发展面临很多挑战。除了国有资产管理政策的限制外(上市公司股权中70%以上是国有股和法人股,近80%的企业为国有控股。因此国有股权管理政策对于上市公司收购能否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当时民营企业和外资参与并购市场的资格受到限制,缺少了参与主体,收购市场的活跃也就无从谈起。,)主要瓶颈是上市公司收购法规体系的缺乏。收购业务没有一套可以操作的游戏规则,增加了当事人进行收购行为的不确定性。一个比较完整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法规体系由收购、合并、重组及其配套规定等多个规章组成,而9月28日前发布实施的只有规范重大重组的《关于上市公司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若干问题的通知》(通称“105号文”)。那么,应该如何制定《收购办法》呢?立法的价值取向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为了确立价值取向,必须在研究立法面临的国民经济环境和上市公司状况的基础上,明确立法背景、清晰《收购办法》要解决的问题。《收购办法》要解决的问题我国经济是一个全球化下的转轨中的新兴市场经济,上市公司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要走在转轨的前列,这一历史时期的特色决定了并购重组在我国有着巨大的意义和价值。这些阐述对我们制定《收购办法》有着深刻指导意义,具体来说,“转轨”指中国尚处于计划《新财富》2002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新兴市场”指中国在产业的成熟、经济的发达、法制的健全和公民的教育程度诸方面都和成熟市场有相当的差距,但却拥有成熟国家所不具备的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景。同时,随着中国加入WTO、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全球经济的结构性大调整和产业转移将导致中国现有的经济模式和产业结构产生重大的变革。中国经济需要并购重组来完成向市场经济的转轨(通过股权收购完成产权的转轨),需要并购重组的帮助从新兴走向成熟(通过重组完成产业的调整和成熟),也需要并购重组的帮助应对WTO带来的挑战和机会(通过外资并购和并购外资完成融入全球经济的结构性大调整)。上市公司要走在转轨的前列。改善上市公司现有结构、实现上市公司的转轨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靠增量,通过大量引入民营和集体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