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淮南子》单音节实词同义词研究姓名蒋洪峰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汉语言文字学指导教师孙永选20070401摘要《淮南子》一书众多的学者将目光集中在了对其思想的研究上而对其语言、词汇方面的研究十分欠缺。本文运用统计归纳与比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淮南子》中单音节实词同义词尽可能地做穷尽性地归纳和辨析力求客观、详实、准确地反映语词的真实面貌。具体操作中原则上不收录双音节和多音节词从词类上讲主要收录名词、动词、形容词虚词不作为收录对象。共考察具有共同义位的同义词组。其中名词组包含单词个动词组包含单词个形容词组包含单词个。对每一同义词组内的各个词分别进行界定和辨析。在此基础上总结《淮南子》单音节实词的同义关系格式并试探《淮南子》单音节实词同义词形成的原因。由此既可以大致了解西汉时期词汇的某些特点又能为同义词的断代研究提供一些必要的语料参考。通过对《淮南子》同义词的归纳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淮南子》同义词的数量以动词类同义词居多并且构组中的单词较多名词类同义词数量次之形容词类同义词数量最少。由此说明名物类词汇和形容词词汇的发展较为稳定动词类词汇的发展变化较大。从构组来看两两的构组形式最为普遍。通过对《淮南子》同义词的辨析和论证我们又可以得出一下结论从同义词的区别特征角度来考察可以发现不同词类的同义词在区别特征的表现上是不均衡的在语义区别特征上发展变化最大在语用区别特征上的变化较小语法区别特征的稳定性最强。在此基础上探讨和分析了同义词形成过程中的各类现象从而明确《淮南子》同义词的形成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关键词汉语词汇研究同义词研究淮南子同义词研究’’鼢船矗鼢。鼢《淮南子》单音节实词同义词研究一、引言一刘安与‘淮南子》《淮南子》一书是西汉淮南王刘安主持门客集体撰写的。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汉文帝前元十六年公元前一六四年被立为淮南王汉书本传称他“为人好书鼓琴不喜戈猎狗马驰骋。”汉武帝即位第二年刘安将此书作为礼品进献给武帝说明《淮南子》至迟在此之前已成书写作时间在文景之世。刘安把《淮南子》称为“刘氏之书”取名《鸿烈》又名《淮南鸿烈》。高诱《淮南子叙目》中明确解释“鸿大也烈明也以为大明道之言也。”“鸿”是广大“烈”是光明。刘安自此认为此书包括广大而光明的道理。西汉末刘向校定《淮南子》《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杂家”。东汉出现五家注解本①许慎《淮南鸿烈间诂》②马融《淮南子注》④延笃卢植分别注《淮南子》⑤高诱《淮南子注》。《淮南子》有卷本和卷本卷本流传久远。清以来主要丛书如《四库全书》《百子全书》十二子》《四部丛刊》《诸子集成》《丛书集成初编》《十子全书》等所收均为卷本。《淮南子》有多种版本和注本吴则虞考证种现存北宋仁宗时期《淮南鸿烈解》本为最早。刘文典的《淮南鸿烈集解》较为详尽本研究即以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一《淮南鸿烈集解》为取材对象适当择取以下论著中的合理成分《淮南予通检》中法汉学研究所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版。《淮南旧注校理》吴承仕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年版。《淮南子全译》许匡一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年版。《淮南子译注》陈广忠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年版。‘淮南子校注译》陈一平著广东人民出版社年版。《淮南子证闻》杨树达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版。《淮南子集释》何宁著中华书局年版。有关统计主要依据陈方正、刘殿爵主编的《淮南子逐字索香港商务印书馆年版。二‘淮南子》的语料价值古汉语同义词的研究目前尚处在起步阶段要想取得较大的成就有待于专书同义词研究成果的大量出现。选取专书的目的是将专书作为研究的语料因此是否具有语料价值就是我们选取专书所依据的标准。是否具有语料价值依赖于以下几个条件第一成书年代确定。这是专书是否具有语料价值的关键因素。《淮南子》二十一篇本名《鸿烈》由西汉王刘安公元前年——公元前年招致宾客集体编写而成于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年献上。可见其成书年代是确定无疑的。第二能够反映当时代的语言面貌和语言特点至少接近当时通行的口语。先秦时期言文还是一致的但是到了汉代书面语便有了脱离口语的倾向。《淮南子》能充分反映当时的口语特色。而汉代一些文人一味仿古的“伪书”就没有语料研究价值。第三专书词汇内容涉及面广词汇容量较大。一部专书的内容涉及面广它使用的词汇范围也必然宽广词汇容量越大就越能反映当时的词汇原貌和特点其语料价值就越大。《淮南子》并非是纯粹的哲学理论著作而是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与现实阐发的理论思想和观点体系庞大内容涉及到政治哲学军事天文地理文化教育伦理等各个方面因而词汇覆盖面较广。综上所述《淮南子》一书具有较高的语料研究价值。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述评同义词现象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已经注意到了。在此后的两千多年中历代学者们对同义词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直到世纪上半叶古汉语同义词的研究始终没有走上科学化的道路仍属于语文学范畴。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