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原理4章(2).pdf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3.1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汽车发动机原理4章(2).pdf

汽车发动机原理4章(2).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主要内容eringengiEnevtimooutAntofertmapeDrTsinghuaUnivesity1.四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1)充量系数φc的定义配气相位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2.φc=实际进气质量/理论进气质量3.充量系数的定义及影响因素新鲜空气量而非混合气量mamagV14.进排气动态效应φ=c==ρsVssVρsgVs(1)标准状态大气密度(自吸式)(2)压气机后增压空气密度(增压式)φc的测量方法:z实测ma(热线、孔板、层流、涡列流量计)(质量流量法)主要内容eringengiEnevtimooutAntofertmapeDrTsinghuaUnivesity1.四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充量系数φ的解析式c进气系统流动损失2.配气相位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ps-pBTD)3.充量系数的定义及影响因素大气压力进气晚关压升4.进排气动态效应KTRass⎡ps−Δpa+Δpζpr'⎤φc=ζ⎢ε−ψ⎥(ε−1)ps⎣Ra'(Ts+Δ)a'TRTr'r'⎦进气温升φl混合气空气量a0Ka=比例系数:1+φal0进气门晚关系数:ζ=VVa/'a<1排气门晚关系数:ψ=VVr/'c>1z括号内第一项与进气相关,影响大z括号内第二项与排气相关,影响小主要内容DepartmentofAutomotiveEngineeringTsinghuaUniversity1.四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2)充量系数φc的影响因素„流动阻力(Δp)2.配气相位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a沿程损失(次)+局部损失(主)3.充量系数的定义及影响因素4.进排气动态效应空气滤清器损失节气门前流动损失结论:WOT节气门全开z汽油机中、低负荷时节气门节流损失(P)PartthrottleΔpa更大节气门节流损失(W)zΔpa为φc的最大影响因素进气道流动损失汽油机主要内容DepartmentofAutomotiveEngineeringTsinghuaUniversity1.四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2)充量系数φc的影响因素„流动阻力(Δp)2.配气相位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a进气旋流与气道阻力3.充量系数的定义及影响因素注意:平衡流动损失与缸内涡流比的4.进排气动态效应矛盾涡流比=进气涡流转速/发动机转速柴油机Swirl涡流流通系数=实际流率/理论流率保证涡流比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流通系数。主要内容DepartmentofAutomotiveEngineeringTsinghuaUniversity1.四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2)充量系数φc的影响因素„流动阻力(Δp)2.配气相位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a气门口的流动阻力:3.充量系数的定义及影响因素平均马赫数Mam=vtm/a24.进排气动态效应2nsFKns⎛D⎞p⎜⎟Ma=m⋅=⎜⎟a(sμfa)ma⎝ds⎠Mam>0.5,φc会急速下降超临界流(雍塞流)*转速↑,几何流通面积fa最大功率↓实际流通面积μsfa主要内容DepartmentofAutomotiveEngineeringTsinghuaUniversity1.四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2)充量系数φc的影响因素„流动阻力(Δp)2.配气相位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a降低马赫数措施:3.充量系数的定义及影响因素2z提高气门流通面积。2气门(ds/D)=4.进排气动态效应20-25%,4气门则30%以上z气门流通面积↑,转矩↑,允许最高转速↑,则最大功率↑↑4气门技术还有什么好处?z火花塞/喷油器中心布置,有利于提高压缩比(汽)或混合气形成质量(柴)z灵活控制进气涡流,有利于合理组织混合气形成,优化燃烧3气门(MBV6)双点火4气门(FordZetec-SE)主要内容eringengiEnevtimooutAntofertmapeDrTsinghuaUnivesity1.四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2)充量系数φc的影响因素„进气升温ΔT2.配气相位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a’)△Ta′↑,工质密度↓,φc↓3.充量系数的定义及影响因素△Ta′由下列四项组成:4.进排气动态效应△Ta′=△Tw+△TL+△Tr+△Tg式中:△T—高温壁面传热所引起的温升KTR⎡p−Δp+Δpp⎤wasssaζr'→理冷却,降低热负荷(扫气)合φc=ζ⎢ε−ψ⎥(ε−1)ps⎣Ra'(Ts+Δ)a'TRTr'r'⎦△TL—压力损失变为摩擦热引起的温Δ小减升→pa△Tr—残余废气与新气混合引起的温升→减小残余废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