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工艺美术专题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你的****书屋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9.1MB 金币: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宋朝工艺美术专题培训课件.ppt

宋朝工艺美术专题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概说二、陶瓷工艺二、陶瓷工艺北方天青霞紫的钧窑北宋定窑划花纹碗定窑印花缠枝莲大盘北宋(公元960~1127年)宋钧窑洗底粉青釉窑变粉红茶碗宋·钧窑粉青釉烧制时经窑变成粉青、粉红两种釉色,釉色好似蔚蓝的天空呈现出片片彩虹,给人以梦幻的感觉。北宋越窑青釉刻划花浅口碟说明:口径13厘米、高3.1厘米。北宋湖田窑影青瓷酒台子连花口酒杯说明:北宋时时兴斗茶,故当时各窑口都有大量的茶具生产,特别是景德镇窑和福建建窑的茶盏较为多见.一般人常将此类的器型归入茶盏一类,但这却是一种误解.此类器型其实是当时的酒具,俗称酒台子.酒台子与茶盏连托的区别在于:酒台子的底座较高,杯托部分凸起于底座之上,饮酒时只取杯而不托底座.茶盏连托的底座较矮,杯托部分凹入底座之中,饮茶时一手持底座移近口边,另一手取茶盏就饮.北宋邵武窑白釉瓜菱盘口执壶说明:北宋时南方许多窑口都有生产影青瓷或白釉瓷,白釉瓷的产地主要在今福建北部地区和江西东南部地区。这件盘口壶釉水较薄,开细碎纹片,瓷胎较粗,应为闽北地区邵武窑的产品。北宋湖田窑影青双耳三兽足鼎式炉说明:口径10.2厘米、高9.8厘米。此炉仿青铜鼎之造型,板沿上斜出两支耳,腹微鼓,下接三支龙首足,底心无釉,留有少许垫烧糊痕,通体光素无纹。炉的造型始于汉代,流行于两晋南北朝而盛于宋,这与佛教在中国大陆的传播与兴盛是相关联的。通常宋代的炉造型趋向简朴,大多光素无纹,这种仿铜器之造型还甚为罕见。南宋龙泉窑翠青五管瓶“天目瓷”,其实是日本陶瓷界学者对中国黑釉瓷器的通称,其英文写作“Temmoku”。宋代时,浙江杭州天目山佛教寺庙林立,曾接受过许多日本僧人到天目山诸寺庙来留学,他们在回国的时侯,常常把天目山寺庙里所使用的福建建窑黑釉茶盏带回去做纪念,于是这种“天目茶盏”在日本成为一种时尚,所以日本的研究者把这种黑釉称为“天目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