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36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案-湘教版.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六年级科学上册-36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案-湘教版.doc

六年级科学上册-36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案-湘教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6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通过对围湖造田的利弊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2、继续提高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有利有弊,提高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和敏感性。2、意识到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改变地表,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科学知识1、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2、了解围湖造田的利弊。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因人类活动造成地表改变、水土流失的典型事例。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资料、召开辩论会等方式来探究“人类活动队地表的影响”的问题。教学难点人类那些改造地表的活动是对人类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教学内容一、教学导入1、提问:在改变地表形态的各种力量中,除了各种自然力量外,还有人为的力量,请大家列举人类的哪些活动在不断改变着地表形态?2、学生回答。3、过渡:人类的活动只是改变了地表形态吗?有没有其它的影响?二、阅读指南车信箱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指南车信箱提供的资料。2、组织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传阅、交流。3、宣读介绍人类改变地表的典型事例,或者相互交换、传阅搜集到的资料。4、明白:人类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外力作用。因为随着工农业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与日俱增。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十分可观的。如我国劳动人民根据自然规律和社会需要,长期的经济活动塑造了许多地表形态特征非常明显的人工地貌——梯田、桑基鱼塘、黄土淤泥坝、围海造田等。世界上不少大城市如墨西哥、东京、大颐、上海等,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而产生地面沉降,上海市至1965年累计沉降达2.6米;有人统计至1965年,地球大陆面积的8%已为各类工程所覆盖,2000年面积将扩大近一倍;还有在矿产开采、农业生产、军事活动和其他工程建设中,创造出许多新的地貌形态。(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变也具有双重性,一是创造性地合理利用或改造恶劣环境;另一则是破坏性地引起灾害的发生。)我们要合理利用和保护环境。三、活动围湖造田的利与弊1、识湖泊滩地的地形优势,人们择地而居,在那里开垦种植,历史悠久。2、介绍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对粮食的需要造成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以洞庭湖为例,出示洞庭湖面积变化历史表。3、学生展开分析讨论:湖面变化呈什么趋势?(学生通过数据不难发现洞庭湖的湖面在不断缩小的趋势。)大规模围湖造田会造成什么后果?(给学生讲述1998年长江中游夏季的大洪灾灾情及原因,提示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来分析可能造成的后果,如湖面变小对湖中生物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对蓄水的影响等等,推进学生的深入思考。)4、全班交流。5、汇报交流,提升认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