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 第六章 总线和总线标准.ppt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494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微机原理 第六章 总线和总线标准.ppt

微机原理第六章总线和总线标准.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六章总线和总线标准6.1有关总线的基本概念总线是在模块与模块之间或者设备与设备之间传送信息的一组公用信号线,是系统在主控器(模块或设备)的控制下,将发送器(模块或设备)发出的信息准确地传送给某个接受器(模块或设备)的信号通路。总线按其信号线性质不同一般可分为:总线的另一种分法:6.1.1总线与总线模块微机系统中的各种操作本质上都是通过各级总线进行的信息交换,统称为总线操作。一个总线操作周期一般要分成4个阶段:一个总线操作周期一般要分成4个阶段:一个总线操作周期一般要分成4个阶段:一个总线操作周期一般要分成4个阶段:1.总线的功能2.总线的性能指标时钟周期是处理器中处理动作的最小时间单位,通常称之为一个T状态。总线仲裁又叫总线判决,其目的就是合理地控制和管理系统中需要占用总线的请求源,在多个源同时提出总线请求时,以一定的优先算法仲裁哪个应获得对总线的占用权。6.2总线仲裁方法动画演示6.2总线仲裁方法每时刻只有一个模块作为总线通信的实际主控模块;控制总线交换速度逻辑和物理实现都很简单;也叫独立请求仲裁并行仲裁3)总线仲裁优先级算法:二维总线仲裁系统兼具有串链法和并行法的优越性,既有较好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又可容纳较多的设备而不使结构过于复杂,还有较快的响应速度。总线握手主要解决主模块取得总线占用权后,如何在主模块和从模块之间实现可靠的寻址和数据传输的问题。这是最简单、最易实现的一种总线握手技术。CLK3)优缺点常用的是全互锁异步协定。2)定时时序:6.3总线握手Pentium与80486一样,支持多种多样的总线传输,以满足高性能系统的需要。但无论哪种总线传输,均采用半同步握手协定来控制其传送操作的进行。较典型的有:6.4Pentium的基本总线操作时序6.4Pentium的基本总线操作时序6.5.1标准总线概述所谓总线标准是指国际工业界正式公布或推荐的连接各个模块的总线规范,是把各种不同的模块或设备组成计算机或计算机应用系统时必须遵循的连接规范。总线按其在系统中的位置及功能不同,一般可分为三级:无论哪种总线标准,尽管在设计细节和适应范围上有很多不同,各有特点,但从总体原则上看,每种总线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大体相同的,其总线规范(Specification)一般都应包括如下几部分:信号系统电气特性机械结构ISA总线(AT总线)PCI总线AGP总线PCMCIA总线ISA总线是对XT总线的扩展,以适应8/16位数据总线的要求。常见的286、386、486等微机都采用了这种标准总线。(2)ISA总线信号ISA总线共包含98根信号线,它们是在原来的8位XT总线62线的基础上再扩充36线而成的。其扩展I/O插槽也在原来XT总线的62线连接器的基础上,附加了一个36线的连接器,如下图所示。PCI总线是一种高性能的32位局部总线,可同时支持多组外围设备,且不受制于微处理器,并能兼容现有的ISA、EISA、MCA等总线,与它们共存于PC系统中。6.5.2目前常用模块级内部扩展总线3)PCI总线系统结构Centronics总线IEEE488总线CAMAC总线ATA/IDE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