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一、医疗事故处理法制建设医疗事故处理法制建设二、医疗事故的科学界定((二)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1、行为主体必须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2、行为的违法性3、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4、过失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案例:某女,2岁,因为腹泻被家长带到某个体诊所诊治,被诊断为腹泻、脱水。该个体医生对小女孩进行输液治疗,当天未见效果。第二天,个体医生在给小女孩输液时,加入大剂量的洁霉素和庆大霉素,超正常值10倍左右,致使小女孩呼吸肌麻痹,呼吸中枢抑制窒息死亡。经查,该个体医生于事发前四个月领取了开业执照,问题:是否是医疗事故?个体开业医生能否成为医疗事故的主体?过失分为两种:(1)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在医疗事故的发生中,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对病员的危害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未能与见到。(三)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形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形三、医疗事故的分级**医疗事故的分级(二)二级医疗事故: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二级医疗事故分为甲、乙、丙、丁四等。(三)三级医疗事故: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三级医疗事故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等。(四)四级医疗事故: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医疗事故。四、医疗事故的预防医疗事故的预防医疗事故的预防医疗事故的预防医疗事故的预防五、医疗事故的处置医疗事故的处置医疗事故的处置医疗事故的处置医疗事故的处置医疗事故的处置五、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一)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概念(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启动1.卫生行政部门移交鉴定2.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3.人民法院自行组织鉴定(三)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组织新条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规定由医学会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学会建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专家库。(四)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程序1.鉴定的提起2.鉴定的受理和收费3.专家鉴定组的组成4.医学会调查取证5.专家鉴定组进行技术鉴定6.形成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7.鉴定结论的审核(五)首次医疗鉴定结论不服的救济方式1.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期限:自收到首次医疗事故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2.双方共同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期限:自收到首次医疗事故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3.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待医疗事故争议进入诉讼程序后,再向人民法院申请重新鉴定。六、医疗事故的处理(二)医疗事故处理中对医方的要求1.医疗机构和直接责任人员应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医疗机构应主动承担责任3.医疗机构应妥善处理死亡患者尸体4.封存病例资料和现场实物,由医患双方共同在场的情况下进行5.医疗机构向其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三)医疗事故处理中对患者及其家属的要求1.要通情达理,克制忍让2.要按照医院规定,办理出院手续3.要及时处理死亡患者的尸体4.积极参与对病例资料和现场实物的封存(四)医疗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1.报告与受理(1)报告:包括医疗机构内部的逐级报告制度和医疗机构按照规定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制度。2.调查与移交鉴定(1)调查:调查有三种情况:一是医疗单位主动调查;二是患者及其家属提出查处要求;三是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2)移交鉴定:卫生行政部门无法判断是否属于医疗事故时,应当移交负责组织医疗事故首次鉴定的医学会组织技术鉴定。3、审核鉴定结论审核的时间:在收到医学会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之后,拟作出行政处理或行政调解之前。审核的内容:一是参加鉴定的人员是否具备条例规定的资格;二是参加鉴定的人员的专业类别及人数比例是否与被鉴定的医疗事实相吻合;三是鉴定的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五)医疗事故处理的方式1.医患双方自行协商解决2.卫生行政部门调解解决3.诉讼方式解决七、法律责任(一)行政责任对卫生行政部门及其人员的行政处分对卫生行政部门及其人员的行政处分2.对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行政处分对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行政处分对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行政处分(二)民事责任(三)医疗事故的刑事责任2、医疗事故罪的特征(1).医疗事故罪犯罪构成由刑法加以规定;(2)医疗事故罪犯罪构成是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总和(3)医疗事故罪犯罪构成是由说明社会危害性的要素组合而成.3、医疗事故罪的刑事责任(1)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处理医疗事故过程中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其他利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责任。医疗事故罪的刑事责任医疗事故罪的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案例讨论(一)某外科医生与一农村女子李某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