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关于青少年“古筝热"潜伏问题的思考吕云路,李婷婷(聊城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山东聊城252059)[摘要]透视青少年“古筝热”,约计80%学古筝者,或浅尝辄止,或半途而废,其原因涉及中小学教育、青少年本身、家长、教师诸方面,关键是学习兴趣缺乏或不持久。兴趣是学好古筝的原动力,有三个层次,即有趣、乐趣和志趣。古筝教师是培养、导引青少年学习兴趣的主角,应打好个人的品牌、因材施教、使青少年感知和理解古筝的艺术美、抓好基本指法训练、让青少年走出封闭训练的小天地。[关键词]青少年;古筝热;学习兴趣;培养和导引[中图分类号]J63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217(2005)02一Ol16—05服从而已,对古筝并无兴趣。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实乃一、问题的提出经验之谈。主动者,即一切由孩子自作主张。然而,其动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古老的神州大地上,涌起了一多出于一种好奇之心,无深层底蕴,当他们与古筝接触一段个又一个的热潮,来势稳、持续久、范围广的“古筝热”,就是时间后,好奇心得到满足,新鲜感消失,则兴趣索然,再也提其一。当流行歌曲狂飙席卷、钢琴倍受青睐、民族音乐遭遇不起精神和劲头来了。协商者,无论孩子率先提议,还是家冷落之际,古筝却如一枝出墙红杏,以其美观大方的造型、优长率先提议,双方都能平心静气地商讨,取得一致意见后,方美典雅的音韵、演奏多声的特长,显示了民族艺术的生机、活共同作出决定。如此则孩子学筝前思想准备充足,对古筝及力、风采和魅力,赢得了世人的喜爱和赞赏。学习古筝的意义有所认识,兴趣较持久,不轻易转移。当然,这一“古筝热”的突出表现之一就是:古筝“飞入寻常百这初始的兴趣,也潜藏着不稳定的因素,需要巩固和升华。姓家”,业余学习者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式各样的“古筝艺术由上可见,加强对青少年学习古筝兴趣的培养和导引,乃是学校”、“古筝培训班”遍地开花。而今,在数以百万计的业余一个颇具普遍性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习筝者中,虽不乏中年和老年,但90%以上则是我们所要谈二、兴趣是学好古筝的原动力及的青少年,即以女孩居多的中、小学的学生。这么众多的青少年钟情古筝,雄辩地证明新时期以来古筝的研制和演奏兴趣是一种心理特征。广义地说,人们由于爱好某一事技法的改革创新取得了巨大成就,古筝艺术已融汇于时代的物或活动而产生的愉悦情绪,由于关注某一事物或活动而产潮流,处于蓬勃的发展之中;同时也反映了人民物资生活、精生的积极探究倾向,由于肯定某一事物或活动而产生的主动神生活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影响。但是,当我们透过热参与意识等,都属于兴趣。它不是人生固有的,而是后天形热闹闹、趋之若鹜的景观,具体考察一下实际情况,就不难发成的,是人们各种生活需要激发而发展起来的。照生理学解现:约计80%的学筝者,或浅尝辄止,或半途而废,学习时间释:作为人的神经中枢的大脑,是心理活动的主要场所。当一般不超过两年;还有5%左右,时断时续,三天打鱼两天晒人们在社会现实中,受到某一事物或活动的刺激,神经系统网;而真正踏踏实实、专心致志、学有造诣者,不足l5%。这将信息传输给大脑,就会引起高度敏感的大脑皮层较迅速、固然与中小学教改尚不到位,学生负担仍然过重,作业压头。强烈的感受和反应,形成兴奋中心。兴趣即大脑皮层兴奋增无暇旁务等原因有关,但更为关键的是,他们缺乏兴趣,或兴高的结果。生活需要是兴趣的基础,人的生活需要,既有物趣不持久。据笔者所知,青少年选择古筝,不外被动、主动和质的,也有精神的,多种多样,这就决定了人的兴趣的多种多协商三种情形:被动者,即一切由家长作主,自己只有遵命、样。这里所说的“古筝学习兴趣”,则基于精神的需要。这应[收稿日期】2004—10—16[基金项目】聊城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Y0402014):儿童音乐教育的研究与展望。[作者简介】吕云路(1963一),男,山东龙口人,聊城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李婷婷(1981一),女,山东I临清人,聊城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助教、硕士研究生。##ll6是种狭义的兴趣。它是一种力求认识古筝,渴求掌握古筝演三、关键在于对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导弓奏技能和不断探求古筝艺术奥妙而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活动。有人将这类狭义的兴趣称为“学习兴趣”,或“认识兴古筝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瑰宝,有着极强的艺术表现力趣”、“求知欲”等。和感染力,已走向世界,响遍五大洲,而大批选择古筝的青少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曾说:“成功的秘诀是兴趣,年却缺乏兴趣,或学习兴趣难以持久,问题何在?笔者以为,对少年儿童所从事的活动有着巨大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