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3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课时作业(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mm****酱吖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3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课时作业(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3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课时作业(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20分钟·7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5分)(2020·本溪高一检测)读下图,完成1、2题。1.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A.侵蚀、搬运、堆积B.搬运、侵蚀、堆积C.侵蚀、堆积、搬运D.堆积、搬运、侵蚀2.图中d农业区和c城区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A.瀑布、河漫滩平原B.冲积扇、三角洲平原C.三角洲平原、冲积平原D.河漫滩平原、冲积扇【解析】1选A,2选B。第1题,图中河流a、b、c三处分别位于河流的上、中、下游地区,河流上游以流水侵蚀为主,河流中游以流水搬运为主,河流下游地区以流水堆积为主。第2题,读图可知,图中d农业区位于河流出山口处,该处形成的是冲积扇地貌,c城区位于河流下游入海口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是三角洲地貌。(2020·淄博高一检测)冲(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为祁连山北麓冲(洪)积扇的局部示意图,新洪积扇的上部以砾石为主,农业生产很少利用。据此完成3~5题。3.与古冲积扇相比,新洪积扇后退的原因是()A.祁连山后退B.河流侵蚀作用减弱C.祁连山上升D.河流搬运作用减弱4.新洪积扇上部利用很少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B.降水稀少C.光照不足D.缺乏土层5.在古冲积扇上,酒泉成为聚落的有利条件主要是()A.气候凉爽B.降水丰富C.水源充足D.地形平坦【解析】3选D,4选D,5选C。第3题,据材料可知,冲(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说明洪积扇的形成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与古冲积扇相比,新洪积扇后退的原因是河流搬运作用减弱,碎屑物质堆积提前,所以新洪积扇后退。第4题,据上题分析可知,洪积扇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据图可知,新洪积扇上部以砾石为主,缺乏土层,不适合农业发展。第5题,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水源缺乏,水源对人类活动影响很大,据图可知,酒泉地处河流干支流交汇处,水源充足,形成聚落。地形气候影响较小,降水不丰富。(2020·南京高一检测)河漫滩是指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被淹没的部分,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作用形成,下图为某河漫滩东西方向剖面示意图,该剖面位于自南向北河流的平直河段上。据此完成6、7题。6.图中四位置,河水流速最快、侵蚀较强的是()A.甲B.乙C.丙D.丁7.据材料分析,河漫滩发育较好的河流是()A.山区水位季节变化小的河流B.山区水位季节变化大的河流C.平原水位季节变化小的河流D.平原水位季节变化大的河流【解析】6选A,7选D。第6题,由图可知,甲处水位较深,侵蚀强烈,流速快,并且位于河流的表层,流速是最快的。乙处水位较深,但是河流的底层比表层流速慢。丙处位于河漫滩一侧,水量少,流速慢,以沉积作用为主,侵蚀作用弱。丁和丙一样位于河漫滩一侧,流速慢,侵蚀弱。第7题,由“河漫滩是指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被淹没的部分,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作用形成”可知,山区水位季节变化小的河流,洪水期不明显,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作用不明显,不利于河漫滩发育。山区水位季节变化大的河流,虽然洪水期明显,但是坡度大,水流速度快,沉积作用不明显,也不利于河漫滩的发育。平原水位季节变化小的河流,洪水期不明显,洪水的沉积作用不明显,不利于河漫滩的发育。平原水位季节变化大的河流,洪水期沉积作用明显,且坡度小,流速较慢,沉积作用更强。河流发育到一定程度,随着流水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加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裁弯取直。河水再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下图示意某地牛轭湖分布。据此完成8、9题。8.促使河道自然裁弯形成牛轭湖的原因是()A.凹岸侵蚀B.凹岸堆积C.凸岸侵蚀D.凸岸堆积9.牛轭湖形成后,面积将逐渐缩小直至消亡。自然状态下牛轭湖消亡的原因是()A.湖水大量流出,湖床逐渐干涸B.人类过量用水,水位不断下降C.上游河道淤积,湖泊面积缩小D.湖水蒸发下渗,植被发育覆盖【解析】8选A,9选D。第8题,河流形成的早期,河岸比较平直,此时期的河流侧蚀比较明显。河流水在侧蚀过程中可能遇到河流两岸岩石软硬不同,较软的一岸侵蚀严重,逐渐形成凹岸,另一岸为凸岸。此后河流凹岸不断遭侵蚀,河流越来越弯曲(河道向凹岸一侧不断弯曲),所以促使河道自然裁弯形成牛轭湖的原因是凹岸侵蚀。第9题,牛轭湖形成后,由于长期的湖水蒸发和下渗,以及植被发育覆盖使得牛轭湖面积逐渐缩小直至消亡。二、非选择题(共25分)1
立即下载
相关文档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3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课堂检测(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
星级:
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1 走近桂林山水课时作业(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2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时检测(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3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课时检测(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3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课时作业(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2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时作业(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4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课时作业(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单元活动 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课时作业(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习题(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星级:
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质量测评(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
星级: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