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第7课 汉字与书法.ppt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8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七课第7课 汉字与书法.ppt

第七课第7课汉字与书法.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7课汉字与书法汉字是迄今为止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是上古时期各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世界四大古文字中,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印度文字均已灭绝,唯有以甲骨文为发端的汉字流传至今,且成为世界五分之一以上人口使用的文字,并成为联合国通用的文字之一。2006年7月13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批准,殷墟甲骨文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对殷墟的审议,整个过程只用了5分钟。报告员宣讲完推荐报告,会议主席询问是否同意,满场即响起热烈掌声,竟未再讨论就获全员通过。一、汉字的起源、演变汉字起源的传说——仓颉造字刻符记事:1)半坡人面网纹盆口沿的符号被认为可能就是早期的文字(距今约6000多年)。甲骨文——目前所知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与纺织有关的甲骨文字,大家猜猜看!甲骨文中的十二生肖龙猴金文、铭文、钟鼎文汉字的统一——小篆隶书的推广二、书艺历程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课堂小结6、下列不属于宋代书法艺术发展特点的是()A、宋代重文轻武,出现一批著名书法家;B、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使书法个性化趋向明显;C、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D、国家一统,注重规范法度8、下列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发展的认识,错误的一项()A、书法艺术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B、隋唐时期的大一统促使书法艺术讲究规范法度;C、明代书法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D、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出现使书法艺术发放异彩王羲之像《兰亭序》王羲之《平安帖》释文:此粗平安修载来十余口口人近集存想明日归复悉口口由同增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王羲之草书《十七帖》张旭,“草圣”,唐代大书法家。以草书而闻名。唐朝文宗皇帝曾向全国发出了一道罕见的诏书: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斐旻的剑舞可成为天下的“三绝”。怀素,僧人,好饮酒,每当饮酒兴起,不分墙壁、衣物、器皿,任意挥写,时人谓之“醉僧”,是继张旭之后的又一大草书家,有“颠张狂素”之称。评论说:“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楷书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唯一能和大书法家王羲之互相抗衡,先后辉映的,就是颜真卿了。欧阳询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书法初学王羲之,后学颜真卿,取精用宏,加以遒劲丰润,自成一家。他的字在唐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一直受重视。文宗皇帝称他的字是“钟王复生,无以复加焉。”柳公权书法以楷书最着,创造了自己的柳派。其遒媚劲健的书体,可以与颜书的雄浑宽裕相媲美,后世有“颜筋柳骨”之美誉。追求个性的书法时代——宋苏轼:《黄州寒食诗贴》——号称“天下第三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