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十里长街送总理.docx
上传人:葫芦****io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十里长街送总理.docx

2022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十里长街送总理.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目标1.了解首都人民群众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感人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并缅怀周总理的思想感情。2.理解含义深刻的词语,体会首都人民悼念周总理的真情实感。3.学习生字新词,练习用慈祥、不约而同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了解首都人民群众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感人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并缅怀周总理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周恩来总理是我国解放后的第一任总理,他日理万机,为人民操劳了一生。1976年1月8日上午,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北京医院逝世了。噩耗传来,全国震动,亿万人民沉浸在极度悲哀之中。1月11日,人民群众冒着严寒,扶老携幼,挤在北京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迎送周总理的灵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十里长街送总理?就是作者用语言文字记下的那个难忘的场面。〔二〕听录音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首都人民在十里长街上,送别周总理的事。〕〔三〕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练习用慈祥、不约而同造句。填写生字表格,掌握字音字形。指导学生读准字音。长安街中的长字读ch2ng;臂上的臂是多音字,这里读b@;男女老少中的少也是多音字,此应读sh4o;矫健应读ji3oji4n,不读ji1oji4n。槐树中的槐应读hu2i,不读gu!。2.掌握字形,正确书写。有些字不常用或笔画太复杂,一定要正确书写。妻子的妻字共8笔,第5笔是竖,中部的一横右边要出头,然后再写下面的女;穆字的右上部是白,中间是小,下面是三撇;佩字的右旁里面是币,不能写成市;苍茫的茫字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蒙字不要丢掉秃宝盖下的一小横。3.请同学默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解释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夜幕:在夜间,景物像被一幅大幕罩住一样。课文中指天色黑了。挽幛:哀悼死者吊唁用的整幅绸布。课文中指装饰灵车的整幅绸布。肃穆:严肃而恭敬。不约而同: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一致。矫健:强壮而有力。检阅:高级首长亲临军队或群众队伍的面前,举行检验仪式。五洲四海:指世界各地。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眼睁睁:眼巴巴,睁着眼睛呆呆地看着,课文中指群众想把周总理留下,但又不可能,无可奈何。表达了群众对周总理的思念之情。顾不得:顾不上。课文中指群众流着热泪,望着总理的灵车,都想再多看看总理,唯恐耽误一点时间,所以顾不上擦去腮边的泪水,表达了人民群众依依不舍送总理,对周总理无比思念,无比热爱的感情。慈祥:〔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4.指导学生辨析字形,组词。拄〔拄着〕槐〔槐树〕柱〔柱子〕愧〔惭愧〕矫〔矫健〕杖〔拐杖〕骄〔骄傲〕仗〔打仗〕幕〔夜幕〕妻〔夫妻〕慕〔羡慕〕姜〔生姜〕泣〔哭泣〕哭〔哭泣〕垃〔垃圾〕笑〔微笑〕渐〔渐渐〕陪〔陪同〕惭〔惭愧〕培〔培养〕躯〔身躯〕祥〔慈祥〕驱〔驱散〕样〔典范〕5.按事情开展顺序分段,概括段意。全文共四个自然段,按事情的开展,等灵车、望灵车、送灵车分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灵车到来之前人们等待灵车的情景。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灵车到来时人们眼望灵车想念总理的悲哀场面。第三段〔第4自然段〕:写灵车过去了,人们仍不肯离去。6.指导学生给每段课文加上小标题。给一段话加小标题和概括段意一样,也是一种概括一段话的主要内容的方式。小标题与段意有相同之处,也有两点不同,一是小标题比段意概括的内容更集中,重点更突出;二是小标题的语言精练,一般都是用词语来概括,而段意那么要求是完整的句子。加小标题与概括段意一样,都是在认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的根底上,抓住一段话的主要内容进行高度概括,一般是在概括段意的根底上,再写小标题。小标题不能随意编写,必须整齐划一。如果某段内容的小标题用词语表示就必须都用词语,而且字数必须相同或相近;如果某段内容的小标题用句子表示就必须都用句子,字数也要大体上一致。教师根据以上要求指导学生讨论本文三段话的小标题。这篇课文的三个小标题可以分别是:等灵车、望灵车、送灵车,也可以与学生讨论,研究选择其他。〔四〕理解慈祥不约而同,并练习造句。这个练习可以分二步进行。首先请同学在课文中找出这两个词,联系上下文理解;然后结合生活实际练习造句。慈祥mdash;mdash;奶奶慈祥的面容时常出现在我眼前。不约而同mdash;mdash;上课铃响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走进教室。第二课时1.冲破四人帮的重重阻力,佩戴黑纱,在11日请清晨,首都百万群众自发地2订在灵车从北京医院驶向入宝山公蓄途经的长安街两侧,等待着总理的灵车。含着巨大的悲哀与总理最后辞别,今天,我们就记下当时那难忘场面后一篇课文。2.提问:送,送行、送别。都是什么意思?3.〔不舍别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