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三物理第1轮复习摸底测试——匀变速直线运动doc--高中物理.doc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M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0高三物理第1轮复习摸底测试——匀变速直线运动doc--高中物理.doc

2010高三物理第1轮复习摸底测试——匀变速直线运动doc--高中物理.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http://cooco.net.cn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cooco.net.cn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匀变速直线运动一.选择题1.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Ⅰ、Ⅱ两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都在不断减小B.Ⅰ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Ⅱ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C.Ⅰ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Ⅱ物体的位移不断减小D.Ⅰ、Ⅱ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v1+v2)/22.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物体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现使F不断变小到零,则在滑动过程中()A.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增大B.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速度不断减小C.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再减小,速度先减小再增大D.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再增大,速度先增大再减小3.一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初速度为30m/s,当它位移为25m时,经历时间为()A.1sB.2sC.3sD.5s4.关于“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长木板不能侧向倾斜,也不能一端高一端低B.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紧靠在打点计时器上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后再释放小车D.要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5.如图所示,人重600N,木块重400N,人与木块、木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现该人用力拉绳,使他与木块一同向右匀速运动,则()A.人拉绳的力是200NB.人拉绳的力是100NC.人的脚对木块的摩擦力向右D.人脚与木块间的摩擦力为120N6.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大小为0.6m/s2。此物体在任意1s内的A.速度变化大小必然为0.6m/sB.末速度必然比初速度大0.6m/sC.末速度必然比初速度小0.6m/sD.末速度必然等于初速度的0.6倍7.一个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形状,如果仅使其中一个力的大小逐渐增大到某一个数值后,接着又逐渐恢复到本来的大小(此力的方向始终不变),在这个过程中其余各力均不变。那么,能正确描述该过程中速度v变化情况的是图3中的()二.填空题012348.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的运动情况。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等等,量得0与1两点间距离x1=30mm,2与3两点间距离x3=48mm,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平均速度为v1=_____m/s,在2与3两点间平均速度为v2=______m/s.据此可判定小车做____________运动。三.计算题9.如图10所示,质量m=1.0kg的物体静止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恒定拉力F作用下开始运动,经时间t=2.0s撤去拉力F,物体在水平面上继续滑动s=3.0m时停止运动。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5,取g=10m/s2。求:(1)撤去拉力F后,物体继续向右滑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2)撤去拉力F的瞬间,物体速度的大小;(3)拉力F的大小。10.如图足够长的斜面倾角θ=37°。一个物体以v0=12m/s的初速度,从下面上A点处沿斜面向上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8.0m/s2。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1)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s;(2)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物体沿斜面到达最高点后返回下滑过程的加速度大小a′。参考答案1.A2.D3.AD4.A5.BC6.A7.D8.0.30.48加速9.(1)a=1.5m/s2(2)v=3.0m/s(3)F=3.0N10.(1)m(2)μ=0.25(3)mgsinθ+μmgcosθ=maa′=4m/s2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