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中班数学教案得数是5的加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数学乐园》第二册第六章,主题为“得数是5的加法”。具体内容包括:复习和巩固0到5的数字认识,通过直观教具和实物操作,使幼儿理解和掌握两个数相加得5的加法运算。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幼儿能熟练掌握数字0到5的认识,理解两个数相加得5的加法运算。2.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理解两个数相加得5的加法运算。2.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数字0到5的认识,运用得数是5的加法进行简单的计算。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数字卡片(0到5)、水果图片、动物图片、磁性黑板、计数器。2.学具:幼儿用书、彩色笔、剪刀、胶水。五、教学过程1.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磁性黑板上的水果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大家数一数,黑板上有几个水果?它们分别是什么?”通过讨论,引导幼儿发现水果的总数是5。2.复习数字0到5(5分钟)教师发放数字卡片,让幼儿按顺序排列,并读出每个数字。同时,教师提问:“谁知道这些数字可以组成哪些得数是5的加法运算?”3.新课内容(10分钟)教师通过水果图片,引导幼儿学习得数是5的加法运算。例如,展示2个苹果和3个橘子的图片,提问:“这里有几个苹果?有几个橘子?它们加起来是多少?”引导幼儿得出2+3=5的结论。4.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用磁性黑板展示几个得数是5的加法运算,如1+4=5、3+2=5等,讲解运算规律,并引导幼儿一起计算。5.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动物图片,让幼儿进行分组,每组选择两个动物图片进行加法运算。完成后,让幼儿在磁性黑板上展示并讲解计算过程。6.实物操作(5分钟)教师分发计数器,让幼儿通过操作计数器,加深对得数是5的加法运算的理解。教师邀请几名幼儿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收获,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六、板书设计1.数字0到5的排列2.得数是5的加法运算式3.水果和动物图片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完成幼儿用书上的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和连线题。答案:见幼儿用书附录。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对得数是5的加法运算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2.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在生活中与幼儿一起寻找得数是5的加法运算的例子,提高幼儿的应用能力。同时,教师可开展相关的数学活动,如“数字接龙”、“加减法比赛”等,进一步巩固幼儿的数学知识。重点和难点解析1.教学难点:理解两个数相加得5的加法运算。2.实物操作:通过操作计数器加深对加法运算的理解。3.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对加法运算的掌握程度,以及家长在生活中的延伸教育。一、教学难点的解析1.利用直观教具:通过磁性黑板上的水果图片、动物图片等,让幼儿观察和操作,将抽象的加法运算具体化。2.例题讲解:教师用磁性黑板展示得数是5的加法运算,如1+4=5、3+2=5等,讲解运算规律,让幼儿跟随讲解进行计算。3.分组讨论:让幼儿进行分组讨论,互相分享自己对加法运算的理解,增强他们对加法运算的认识。二、实物操作的解析1.操作计数器:教师分发计数器,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来模拟加法运算。例如,让幼儿将2个计数器放在一边,再将3个计数器放在另一边,将两边的计数器合在一起,数一数总数是多少。2.活动设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加法游戏,如“找朋友”游戏,让幼儿拿着数字卡片,找到能和自己卡片上的数字相加得到5的同伴。3.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实物操作,让幼儿在生活场景中自然地接触和掌握加法运算。三、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解析1.关注幼儿参与度: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学习加法运算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2.家长延伸教育:教师应与家长保持沟通,让家长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发现加法运算的例子,如购物时计算物品数量等。3.开展拓展活动: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与加法运算相关的拓展活动,如“数字接龙”游戏、加减法比赛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加法运算知识。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一、语言语调1.使用亲切、生动的语言,语速适中,确保幼儿能听懂。2.在关键环节或强调重点时,适当提高语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二、时间分配1.确保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合理,情景导入、新课内容、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