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教育.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谈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教育.doc

浅谈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教育.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教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又是化学教学的灵魂。可是化学实验又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并不是一句耸人听闻之言,我从事化学教学多年,耳闻目睹了不少化学实验的危险情景。本文就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认识,以引起广大师生的注意,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安全实验的关键是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只要熟悉操作规则,了解反应规律,做好课前预习,危险也能变为安全。反之,在实验过程中就可能发生事故,不但会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可能危及师生安全,甚至严重致残造成终生不幸。所以,奉劝广大师生要高度重视。下面例举几种常常会发生实验事故的因素,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违反操作规定例如:点燃氢气必须先检验纯度。可是,如果你在用锌和盐酸反应制取氢气的演示实验过程中,当锌粒反应完后,打开反应器的塞又装上锌粒,塞上塞就点燃,就会引起仪器爆炸。为什么会发生爆炸呢?这是因为你违背了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纯度的操作规定。实验过程中打开塞子装锌粒时,反应器里又进入了空气,造成氢气和氧气混合,再点燃就会发生爆炸。又如,实验室制乙烯时,在大试管里倒入酒精和浓硫酸,加热时,就会发生液体飞溅事故。为防止这样的事故发生,应在液体中加入瓷片以防爆沸。还有,用排水取气法收集完毕时,先撤去了酒精灯,冷水就会沿导管流入盛浓硫酸的烧瓶,以致引起烧瓶炸裂。这也是因为违背了实验操作而引起的。如果同学们知道在加热制取气体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完毕时,应先把导管从水里撤出,再撤酒精灯,就不会发生事过了故了。用药过量发生事故有一些实验反应虽然剧烈,但试剂量小并无危险;如果用药量稍大便会发生危险。如红磷在氧气里燃烧时,反应很剧烈,如按要求用量药匙装少量的药品,点燃,现象不但明显,也不会发生危险。但如果要量过多,就可能爆炸,造成事故。所以,在做分组实验,让学生观察红磷在氧气里燃烧时的现象时,一定要严格限制学生用药量。才能保证学生思维安全。又如:用小苏打和浓硫酸反应做二氧化碳的灭火实验。如果小苏打和浓硫酸用量大,产生气压过大,会冲开胶塞,喷出酸液。这样,不但发生过烧坏衣服,而且腐蚀操作者的手臂的事故。再如:配制银氨溶液时,如果加入过量的氨水,久置后再用,溶液中就会生成了容易爆炸的物质,用时就会引发爆炸事故。因此,实验要防止加入过量氨水,银氨溶液必须随配随用,不能久置。三、药品混入杂质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时,某同学错把木炭粉当作二氧化锰加入试管与氯酸钾混合,使得药品中混入了杂质,加热后导致试管炸裂,造成了事故。因此取药品时要认真辨清药物,不得马马虎虎。又如:做甲烷的演示实验时,有人没有把空气排净就点燃甲烷气体,产生爆炸事故。此实验应先做甲烷的性质实验再点燃甲烷气体,以防空气的混入,保证甲烷的纯度,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四、使用失落标签未经鉴定的试剂发生事故如,在配制溶液时错把硫酸当盐酸使用,造成伤害事故。凡失落标签的试剂一定要检验确定后再使用,以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五、实验室空气不流通在演示氯气、硫化氢、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时,或学生实验可燃性气体。如制氢气、乙烯、乙炔等时,如果实验室空气不流通,有毒、易燃气体逸散到空气中越积越多,达到一定浓度,会引起师生中毒或其他意外事故。因此实验室应安置通风橱、换气扇等通风设施,必须做到实验室空气流通。因此,为安全地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实验时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1.一切实验一定要按照操作规定进行。2.一切实验一定要在预备室准备好,做到实验无误,方可拿到教室或实验室做。3.做有毒、可燃性实验时,一定要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4.有可燃性气体参加的实验,在点燃或加热前切勿混入空气或氧化剂。5.用药量宁少勿多,不要取用未经鉴定无标签的试剂,随配随用,不可久置。6.没做过的实验要向会者请教或查清资料再做,不要冒然实验。7.步骤多的实验,操作顺序要记熟,不可看一步做一步。8.实验室要有一定的安全设施。9.熟悉实验室事故的急救方法和处理措施。只要我们了解各种化学实验事故发生的引发原因,遵循操作规程,认真仔细地进行操作,就可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