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供需定理:商品的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多,供给量越少,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少供给量越多,需求量与商品的价格成负相关,供给量与商品成正相关。2.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考察的出发点,研究单个消费者,单个厂商,单个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经济行为,并通过单个经济主体行为的叠加,研究单个行业,单个市场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变化。3.替代效应:由于价格相对变化,消费者用跌价商品替代上涨商品。4收入效应:消费者的名义货币和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价格上升下降而引起的购买力的增减5.需求量的变动:在影响需求的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消费者对该商品的购买数量发生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上下移动需求的变动: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影响商品的其他因素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对该商品购买数量发生的变动,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左右平移6.供给量的变动:在影响商品的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所引起的厂商对商品供给数量发生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点的上下移动供给的变动: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影响商品的其他因素的变化所以起的厂商对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化,表现为整条供给曲线的左右平移。7.均衡价格:指能使某种商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保持平衡的价格.8.基数效用:认为效用可用效用单位来脊梁,并能加总求和,它采用边际效用的方法分析消费者均衡序数效用:认为效用是一种心理现象,不能准确测量,更不能加总求和,只能用次序等级来表示,采取无差异曲线来分析消费者均衡9.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的满意程度是递减的,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这种现象普遍存在10.边际替代率:消费者在保持相同效用的条件下,减少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与增加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之比.11.无差异曲线: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12.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1.平均产量和总产量的关系,总产量曲线上任意一点和原点连线的斜率就是对应的平均产量曲线2.边际产量和总产量的关系:总产量曲线上任意一点切线的斜率就是对应的边际产量曲线.当MP为正,则TP增加,MP为负,TP减少,MP=0,总产量达到最大值.3.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关系.两条曲线相较于AP曲线的最高点,在该点以前,MP高于AP,AP上升,在该点以后,MP低于AP,AP下降,MP曲线变动都快于AP曲线的变动13三个生产区域:1开拓扩张阶段2.生产稳定成熟阶段3.无效用区域14.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多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MP增加,当越过一定的限度时,生产要素的增加带来的MP是递减的,最终会使生产量绝对减少,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被成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15.规模报酬变动的三种情况:递增,不变,递减递增:指产量增加的比率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率.不变:指产量增加的比率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率递减:指产量增加的比率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率16.边际技术替代率:在保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减少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增加另一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比率17规模收益: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所有投入要素都以相同比例增加时,产出量的变动情况.规模经济:企业或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产出的增加快于成本的增加,企业效益不断提高,它反映的是企业长期成本下降的趋势18.机会成本:把一定资源用于某种产品生产时,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生产所能获得的收入。经济成本:占用生产要素的全部费用=显性成本+隐性成本=会计成本+隐性成本=会计成本+正常利润显性成本: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各种生产要素而实际支付的一切费用.隐性成本:厂商自身拥有的生产要素在使用中应得的报酬社会成本:整个深灰所支付的成本,一般以社会效益计算,但社会效益是无法衡量的私人成本:个别企业从事生产活动所应支付的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又叫经济成本19.AC.AVCSMC与Q的关系:在短期内,随着Q的增加,AVCSMCAC曲线都是先降后升的U型特征,SMC相较于AC.ACV的最低点,这三种成本最初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但当减少到一定限度后,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又随Q的增加而上升,图中H2点是停止营业点,这点以下,收益不足以补偿AVC,固定生产要素无法收回,只能收回工人工资和可变生产要素,对厂商无利,这点以上AC一下,成本亏损生产,此时生产有利,因为收回可变成本,并补偿部分固定成本,H1是收支相抵点,厂商获得正常利润20.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MR=MC,若MR>MC。厂商增加产量带来的总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