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部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教材.pdf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财务部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教材.pdf

财务部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教材.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股份有限公司三级安全教育(财务部)培训教材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方针创亿欣-财务部是公司重要的岗位部门,处在A栋的三楼办公区,虽然财务部占地面积不大,但有三间办公室,一间为资料室,两间为工作室,所储存的文件是公司的核心资料,资料的重要性关系到公司的稳定发展和战略决策。一、“四全”安全管理1、全员——全厂的每一位员工都有义务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监督、投诉、举报。2、全面——公司各部门都要抓安全生产管理。3、全过程——每项工作的各个环节自始至终贯穿安全。4、全天候——全年365天、全天24小时,时时刻刻都要注意安全。总之,人人、事事、处处、时时都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二、部门的主要危险源及预防措施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本部门工作过程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触电、高处坠落、出差人员的交通、银行提现的安全等。如果日常工作生活中出现人为疏忽或管理不善,就有可能发生火灾、触电伤亡、高处坠落、车辆伤害(上下班途中)、淹溺(水灾)、外出人员(出纳、关务等)过程中发生被抢盗等事故。1、火灾:定期进行防火安全检查,保持安全出口和通道畅通,保证消防器材有效。2、触电: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危险部位安装安全防护装置;佩戴防护用品;用电设备金属外壳设置保护接地,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定期对漏电保护装置进行检验。3、高处坠落:人员外出时,要注意外面的高空作业,防止不必要的伤害。下楼梯时,要注意自身的安全,不要追赶,打闹,推挤。4、交通:外出人员乘坐车辆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来往车辆。乘用公司车辆,有必要时提醒司机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宁停三分,不抢一秒。5、银行提现:操作人员要及时观察周边情况,保持应有的警惕性。三、国家、地方政府有关生产、消防安全的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施行,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明确了安全责任制并规定了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年1月1日施行,目的保障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明确了从业人员享有的劳动权利和应履行的劳动义务。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9月1日施行,目的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明确规定了任何单位、成年公民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施行,目的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5、其他相关的行业安全标准四、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1、人的不安全行为;2、物的不安全状态;3、管理上的缺陷。4.1人的不安全行为:1)麻痹侥幸心理,工作蛮干,在“不可能意识”的行为中,发生了安全事故。2)不正确佩戴或使用安全防护用品。3)在有可能发生坠落物、吊装物的地方下冒险通过、停留。4)在作业和危险场所随意走、攀、坐、靠的不规范行为。5)操作和作业,违反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未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动用明火、进入有限空间、上锁挂牌、化学品使用等。6)违规擅自进入消防重地等。7)精神疲惫、酒后上班、睡岗、擅自离岗、干与本质工作无关的事,以及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思想麻痹。8)管理者思想上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法律责任观念不强;在行动上不学习、不贯彻落实公司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尤其是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制度,这是最大的不安全行为。4.2物的不安全状态:1)机械、电气等设备在设计上不科学,形成安全隐患。2)防护、保险、警示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3)物体的固有性质和建造设计使其存在不安全状态。4)设备安装不规范、维修保养不标准、使用超期、老化。4.3安全管理上的缺陷:1)有些管理者在思想上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将其视为可有可无,日常以麻木的心态和消极的行为,对待安全工作,安全法律责任意识极为淡薄。2)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相应预防措施、安全注意事项等,未建立、健全或不完善。3)有些管理人员,不学习、不理解、不落实或不彻底落实公司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不落实工程建设上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