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四课件 专题五 第一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与恩格斯(一).ppt
上传人:一吃****永贺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3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四课件 专题五 第一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与恩格斯(一).ppt

2013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四课件专题五第一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与恩格斯(一).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五第一课一、青年时代1.出身(1)马克思:出生于德国莱茵省南部的特里尔,父亲是当地知名的律师。(2)恩格斯:出生于德国莱茵省北部的巴门,父亲是当地有名的资本家。2.成长(1)马克思:完成小学和高中课程后,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2)恩格斯:不喜欢经商,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在了读书和学习方面。3.斗争(1)马克思:担任《》的主要撰稿人,发表文章,矛头直指反动的政治制度。(2)恩格斯:发表文章,向封建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猛烈开战。二、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背景马克思、恩格斯经常参加工人集会,认识到无产阶级是改造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伟大力量。2.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3.理论探索马克思、恩格斯合作完成《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出了无产阶级必须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4.诞生(1)标志:1848年,《》的发表。(2)内容:①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②科学地论证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③扼要地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学说和策略原则。5.意义(1)使无产阶级有了反对资本主义的锐利武器。(2)无产阶级斗争由工人的行为上升为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自觉行动。[探究升华]三、投身“武器的批判”1.含义(1)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反对的理论,看做“批判的武器”。(2)把反对和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革命斗争,看做“”。2.表现(1)1848年,巴黎工人推翻了路易·菲力浦国王的统治,马克思和恩格斯坚决支持工人的行动。(2)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组成新的中央委员会,开展革命活动。(3)柏林爆发革命,马克思、恩格斯与同盟成员秘密回到德国,直接领导和参加革命斗争。(4)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参加并领导工人联合会和民主协会,并共同创办《新莱茵报》,宣传革命,唤醒民众。一、如何把握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1.客观条件(1)经济前提:工业革命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日益暴露,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矛盾激化,工人运动发展。(2)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为代表的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独立的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作指导,也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3)三大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2.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努力。他们一方面进行理论研究,一方面深入工人运动中进行指导。[特别提醒]工业革命是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飞跃,它不仅是生产技术上的革命,也引起了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从而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二、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投身对资本主义“武器的批判”的?(1)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投身于1848年欧洲革命。(2)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马克思和恩格斯坚决支持工人的行动,马克思把自己的钱赠给工人购买武器。(3)马克思来到巴黎后,在巴黎组成了共产主义者同盟新的中央委员会。马克思任主席,组织盟员开展革命活动。(4)柏林爆发革命后,马克思和恩格斯马上与同盟成员一起秘密回到德国,直接领导和参加革命斗争。(5)1848年夏天,恩格斯在爱北斐特参加了工人的武装起义,成为站在斗争最前线的斗士。(6)为了宣传革命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科隆创办了《新莱茵报》。他们积极利用这个阵地,宣传革命,唤醒民众。考查点[例]材料一由于最近二十五年来大工业已有很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很明显,对于社会主义文献所做的批判在今天看来是不完全的,因为这一批判只包括到1847年为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材料二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探究](1)材料一中的“纲领”指什么?作者认为导致“纲领有些地方已经过时”的原因有哪些?(2)材料二反映了马克思的哪“两个伟大发现”?它们具有怎样的重大历史意义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