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四课件 专题二 第一课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ppt
上传人:An****70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3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四课件 专题二 第一课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ppt

2013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四课件专题二第一课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孔子其人1.圣人出生春秋时期鲁国人,公元前551年生于鲁国。2.青年勤学30岁时已精通礼、、射、御、书、数六艺。3.收徒授课35岁时无意从政,便收徒授课,弟子日多,影响日甚。4.政治生涯(1)从政:51岁时被任命为中都宰,后升为,执掌鲁国的治安、司法事务。(2)显名:夹谷之会使孔子名望大增,孔子出任代理宰相职务,达到政治生涯的顶峰。5.周游列国游说各国君主实施他的主张,但终未被采纳。6.晚年活动68岁回到鲁国,专心致志从事教育和古典文献的整理。公元前479年,孔子病逝,其言论由其弟子辑录在《》一书中。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1.时代背景(1)春秋时代,社会长期动荡。(2)西周以来贵族垄断学术文化的局面逐渐被打破,私人讲学风气开始有所发展。(3)春秋晚期“”,孔子对此十分不满。2.主要思想(1)礼:即周礼。①尊尊:卑贱者对尊贵者的尊崇,其中最重要的是。②亲亲:对亲人的爱,其中强调子对父母的孝顺,弟对兄长的恭敬。③贵贱有序: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提倡周礼的。④“正名”思想:就是要用所规定的人的名分去规范人的行为。(2)仁:①“爱人”:认为仁爱应有差别。首先是亲亲,最爱的是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其次是朋友,而后才是其他人。②行“忠恕”之道:所谓“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礼与仁相结合:①孔子认为,只有礼与仁相结合的社会,才是人类的。②一方面,社会依礼而有严格的和上下尊卑的界限;另一方面,社会依仁而使人人有爱心,能够推己及人,不使有差别的等级走向对抗。[探究升华]三、孔子的历史影响1.教育方面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以往官方垄断办学的传统。他主张“”,扩大了教育对象,从而促使文化教育下移。2.社会政治方面孔子在政治上要求施行仁政,提出理想贤人的标准就是“”,这一主张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开明君主的标准。3.意识形态方面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在中国思想界中占据主导地位。一、孔子的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有哪些?(1)孔子思想中的“礼”,主张长幼有序,有助于中国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传承。(2)孔子“仁”的思想,主张“仁者,爱人”,体现了一种民本思想,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3)孔子的“中庸”思想,主张“和而不同”,主张对立因素的统一与和谐,对于当今和谐社会的创建具有积极意义。二、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创办私学,打破官方垄断办学的传统。(2)教育对象:孔子倡导“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从而使文化教育下移。(3)教学实践:重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强调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教学方法:善于“因材施教”。(5)学习方法:强调学与思的关系,学习与复习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培养目标:强调弟子要有浓厚的参政意识,“学而优则仕”。[特别提醒]纵观孔子的一生,他对他的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艺,而更多、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他的勤奋好学,他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与后人。考查点[例]材料一仲尼①曰:“君于中庸②,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③,小人而无忌惮④也。……”注释:①仲尼:即孔子,名丘,字仲尼。②中庸:即中和。庸,“常”的意思。③小人之中庸也:应为“小人之反中庸也”。④忌惮:顾忌和畏惧。——《中庸》材料二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贤一些?”孔子回答说:“子张过分;子夏不够。”子贡问:“那么是子张贤一些吗?”孔子说:“过犹不及。”——《论语·先进》[探究](1)材料一、二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2)提炼出孔子在为人处事方面的主要观点。(3)孔子的中庸思想目前是否有现实意义?结合事实说明。[解析]本题围绕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容及评价展开考查。注意从材料中提炼孔子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答案](1)中庸思想和因材施教思想。(2)孔子认为中庸就是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待人处世做到既温和又严厉,既威武又不猛烈。(3)有。说明:我们提倡建设和谐社会,孔子这种为人处世的态度仍有可借鉴之处。[基础随堂巩固][知能综合提升]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