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画校园案例.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徒手画校园案例.doc

徒手画校园案例.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徒手画校园>美术教学案例乐清育英学校初中分校一、案例背景从今年九月份开始,浙美版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七年级美术教材从实验教材变成了国家教委审批通过的正式教材,这个学期开始我正式接触到了新教材。这才使我真正接触新课程;开学以来,我深深地恋上了新教材;因为它用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与发展趋势的理论为主线,改变了过去以画种为主线的编法,拓展了美术的文化情感背景。而且教材的灵活性很大,教师可以大胆把教材进行处理成能详能略,有的放矢。特别是当我上到《徒手画校园》这课时,我在处理教材时突出了“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情感熏陶和审美情趣这两方面的有机统一。使学生在情感上得以升华,使学生对校园动情的心境下,然后让学生在开放、轻松的心情下完成徒手画校园;这即避免走进传统教学模式的机械、枯燥的绘画技能练习圈套。能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能与现年龄段好玩爱动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和创作的主动性。并充分采用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力与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这节课上尝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即从过去的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自主性学习,改变过去美术教学中注重技能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新教材应当有新教法。课前准备: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上课也是一样。为了能上好《徒手画——校园》一课,我在课前要求学生了解校园座落在乐清的位置以及校园建筑物、绿化布局等进行观察,并要善于发现校园环境的特征与建筑物造型、风格特点等;(建议有相机的学生有空时对校园进行摄影。)通过这样的了解之后使学生对校园环境有初步的认识,为上好《徒手画——校园》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案例描述:当我处理《徒手画——校园》这课时,注意到这节课是属技法课,里边涉及到素描中的透视,这对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如果不认真分析教材与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很容易在课堂上进行绘画技法的灌输,使学生被动、枯燥地接受;这即违背新课标的理念,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的形成。所以我对这节课进行了新的处理与尝试。为了能在课的引入环节上有所突破,我想了很久,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学校网站上,把包冰老师剪辑学生入学时和十佳中学生晚会表演、学习、课外活动等的录像时,我发现我们学生在漂亮的校园里生活是多么的多姿多彩,被一个个天真无邪的笑容所打动。这时我准确剪缉出部分精彩片断作为这节课的引入素材。为了使引入的内容更加丰富与突出主题,我也拿起相机对校园进行“寻找美丽的校园”活动。最后在学生照片中找了几幅能表现学校风光的照片加入本课欣赏中。并把这一段相片浏览放到这节课课件的最前面作为导入。随着上课的铃声响起,在师生问好之后;我胸有成竹地向学生说: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播放一段关于你们在校园里活动的片段录像与学校的风光图片好吗?这时全班学生的眼光齐刷刷地关注着大屏幕,当学生看到自己的身影出现在片断里更是兴奋不已,当学生欣赏学校的风光时,好多学生都用怀疑的口气小声地说——这是我们学校吗?哪个角度拍的,好美噢!同学们你看了这个录像片断有什么感想?有的学生很踊跃发言说——我很热爱我们的学校,因为我们在校园生活的很和谐、开心;我们的校园生活很丰富多彩,再加上我们的校园很漂亮,我爱我的学校……,那同学有没有兴趣徒手来画一画我们的校园呢?学生大声的回答:有兴趣。板书课题《徒手画——校园》。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白如何用徒手画的形式去表现校园一景,那么如果开门见山式给学生讲解的话肯定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我在给学生讲之前设计了几个问题;用徒手画校园你觉得最难的地方在哪里?绘画时你会用到我们以往所学的那些知识点?学生说:难就难在校园那么大不知从那里入手好,画不出校园的立体感与空间感,画面布局不知怎样进行安排。综合上述,我认为不解决好这几个问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一定不会好的,因此,我再一次陷入了反思:1.要想解决好画校园不知从那里入手的问题,就是要把校园的景物分前景、中景、远景来处理,因此,我对应大屏幕上的校园一景的图进行分析,面对直观实例向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其实画校园可以只画校园的一角就可以了,没必要面面俱到,打消了学生的第一个顾虑,使这个问题得以解决。2.要想画出校园的立体感与空间感这个问题是这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就是如何处理画面空间而所涉及到的透视知识的应用与实践。我首先我引导学生一同回顾以前所学的透视中近大远小和近实远虚基本规律,然后在大屏幕上出示几幅透视强烈的校园风光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找出透视变化与规律,明确透视点、视平线的透视关系。3.这节课中,另外一个难点就是学生不知道画面布局怎样进行安排,这就是画面的构图。构图这一知识点对初一学生来说有点难度的;在这里我并没有展开对构图知识的长篇阔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