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评郑新川老师的一堂地理课地理组:刁丽娟2010年3月15号上午第二节听了郑新川老师的一堂地理课-----中国地理分区。现进行全方为评课: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把握,知识目标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也有所要求,体现学科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关注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2、从目标达成来看:教学目标能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紧紧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课堂上能较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提问到练习,都能把“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贯穿课堂始终。二、从处理教材上分析对该节课地理知识内容的传授较准确,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方面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三、从教学方法上看这堂课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章老师比较法在这堂课中用的恰到好处。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通过表格的形式对北方三大地形区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说明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与农业生产的关系:“黑土地”“黄土地”位置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范围黑、吉、辽、内蒙古的东北部京、津、冀、鲁、晋、陕、豫、甘等自然条件地形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温度带中温带和寒温带暖温带干湿区湿润和半湿润区半湿润和半干旱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地势坦荡、土壤肥沃气候:寒冷,生长期短;土壤:多沼泽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土层深厚,疏松,夏季雨量充沛,秋季光照充足。气候:春旱夏涝寒潮土壤:盐碱化(华北平原)千沟万壑、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农作物春小麦、大豆、玉米、甜菜冬小麦、棉花、谷子农业发展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华北平原是小麦、棉花主要产区比较法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各种类型的地理事物的比较,经过思维加工,并获得地理知识的方法。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1.有助于认识地理事物的特征和规律。比较的目的就是认识比较对象的共性和个性,亦即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由此使地理事物自身的特征更加突出,使地理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更加明了,这样也使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做到思路条理清晰,一目了然,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教学效果。2.有助于使知识系统化。无论是同一时间尺度不同地域的地理事物的比较,还是同一空间范围不同时段的地理事物的比较,它都至少有两个比较对象,这样,在比较过程中就把几个地理事物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所比较的内容既有旧知,又有新知,这样也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由此可以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由于比较法所涉及的是不同地理事物的比较,不同知识点的比较,因而在比较过程中可以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广开思路,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使所学知识前后贯穿起来。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又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并使所获取的知识记忆牢固,这样在知识的获取-比较-获取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运动中,使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并在比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比较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