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考点解析.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必修二考点解析.doc

必修二考点解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必修二考点解析考点1:知道世界人口增长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一、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特点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农业革命之前人口数量少,增长缓慢;农业革命时间人口的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工业革命开始人口数量增加,增长速度迅猛。注意:二战以后,由亚、非、拉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政治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很快二、人口增长模式类型ABCD原始低增长加速增长增长减缓低速增长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传统型)(传统型)(现代型)出生率高高高低死亡率高较低低低自然增长率低高高低人口增长特征缓慢迅速开始减缓缓慢丰收或灾科技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观念的转原因荒,战争或某些疾病得变,保险福利发展,国家瘟疫影响到控制人口政策的实施热带原始森坦桑尼亚,德国、英国、法实例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林土著居民、肯尼亚等国等发达国家注: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区别:①、从特征上区分:现代型是低低低模式,传统型是高低高模式,原始型是高高低模式;②、从数值上区分;现代型的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三、人口年龄金字塔图的判读【技巧点拔】人口年龄金字塔图的判读:1、横坐标代表所占比例2、纵坐标有两层含义:一是ABCD代表年龄阶段,二是代表不同性别,左边代表男性,右边代表女性;3、重点观察0—14岁年龄段和60岁以上年龄段所占比例,从而确定人口增长模式。如:第一幅人口年龄金字塔图,0—14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而60岁以上年龄段所占比例低,就极可能是加速增长阶段。【真题赏析】(2007年江苏卷)右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读图完成:1.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是()A.甲B.乙C.丙D.丁2.与我国现阶段人口增长特点相似的国家是()A.甲B.乙C.丙D.丁思路点拔:此题解题的关键点之一是对地理坐标图的判读,之二是对不同地区在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点的掌握。准确地从图中得出四地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是:甲:1.22.9-1.7,低出生,高死亡,负增长,极可能是发达国家;乙:4.0,1.2,2.8,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可能是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丙:1.2,0.8,0.4,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与我国类似;丁:3.8,3.8,0,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属原始型。答案:1、B2、C【真题赏析】(2009年江苏卷)图10为“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图中分别反映了两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读图完成3-4题。3.甲国最有可能是当今的()A.美国B.印度C.日本D.英国4.甲、乙两国相比()A.甲国人口出生率低B.乙国劳动力资源丰富C.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D.乙国人口平均寿命短思路点拔: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甲国20岁以下人口所占比例高于乙国,而60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明显低于乙国,说明甲国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劳动力充足,极可能是发展中国家;而乙国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劳动力不足。答案:3、B4、C考点2: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1、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发展中国家大多面临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以及014岁的儿童比重过大等问题。面临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会加大对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对策: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降低过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典型:东非的坦桑尼亚、肯尼亚2、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发达国家普遍面临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面临问题: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对策:鼓励生育的政策,并接纳来自海外的移民。典型:西欧德国、法国等国考点3:结合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一、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分析1.人类社会早期:自然条件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满足最低限度的生存需求,受天然食物的吸引,经常迁移流动。2.古代农业社会:土地开垦的吸引或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害等,是造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3.1819世纪的世界人口大迁移:地理大发现;新航线的开辟,便捷了新旧大陆之间的联系;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4.二战后的世界人口迁移:政治原因:如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印巴分治等引起的人口迁移经济原因:如外籍劳工和技术移民等战争:如国际难民(阿富汗、巴勒斯坦等亚洲难民,前南斯拉夫的波黑难民以及中部非洲的难民等)灾害等:如环境移民(因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而无家可归、被迫迁居,以及居住地生态环境恶化或遭破坏,无法在当地生存而被迫外迁的人。此外,由于某些大型工程建设,如我国的三峡移民也属于环境移民)小结: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是造成人口移动的最主要原因二、不同时期的中国国内人口迁移时期特点流向原因新中国成立到有计划、有组由东部迁往西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