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西医临床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一、对本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认识:中西医临床专业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中西医结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长期实行的方针。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学的交叉领域,也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一项工作方针。中西医结合发轫于临床实践,以后逐渐演进为有明确发展目标和独特方法论的学术体系。中西医临床医学(结合)专业本科教学课程体系的发展一般分三个阶段,即三种模式:(1)两个基础,两个临床:既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西医基础理论课程,中医临床课程,西医临床课程。(2)两个基础,一个临床:既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西医基础理论课程,中西医结合临床课程。(3)一个基础,一个临床:既把中医基础课程和西医基础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把中医临床课程和西医临床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从基础到临床都融为一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课程体系。我们认为对中西医临床医学(结合)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按照以上三种模式进行,分阶段逐渐实施。中西医临床培养的学生应当“中医较强、西医不弱”,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因此在课程体系改革中通过课程调整安排上务必要力争使学习者达到中医、西医“两手硬”的目的,因此不但要“两个基础、两个临床”,还要加上“两个技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真正成为复合型的医疗人才二、人才需求状况和毕业生的就业方向通过对近十年年的卫生机构人员状况调查,发现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需求情况每年度都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中医医师、中药师的数量略有下降,而中西医结合医生的数量大幅度上升。通过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发现用人单位对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生多持满意态度,尤其是骨伤、消化、肛肠等传统特色科室对中西医结合专业有较大的需求。但是由于中西医执业范围的模糊不清,中西医执业医师不能进入各大医院的临床科室,导致综合医院、私立医院、外资医院均不愿接收中西医专业毕业生。而随着近年来社区和农村医疗机构发展很快和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更愿意接纳中西医专业的毕业生。三、本专业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发展方向传统医学具有的伟大历史作用和重要现实意义,充分保障着13亿人民生命健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但我国仍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口无缘享受国家公共卫生保障。西方医学成就之伟大不言而喻,但西医费用之昂贵也有目共睹。西医越现代化,投资就越大,收费就越高,政府和百姓就越难承受。十多年来,发达国家卫生保健体系普遍发生了支付危机。并且高误诊率、西药滥用、西药毒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以及许多慢性病、老年病和大量疑难杂症均困扰着广大公民的卫生保障得以实现,而针灸、中药等传统医学方法,开始得到承认和重视。传统医学强调防重于治,提倡养生,主张心理治疗,治病先治心,强调心理与身体、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这正是未来医学所竭力主张的。建国以来我国大力发展中医和西医相结合的路线,以较低的医疗费用支出,基本满足了国民的健康保障任务。中西医相结合的战略方向不应再遵循西医科研路线,而是要在继承传统中医药基本理论、方法和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吸收现代科学成果,加以完善和发展,建立真正独立的中西医治疗体系和科研体系。四、国内有关院校同类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北京中医药大学注重经典课程,加强内经、伤寒、金匮要略等专业基础课程建设。上海中医药大学、广东中医药大学在强化专业基础教育的同时,注重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突出临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结合自身重点优势专业课程,加强专业特色课程教育。河北医科大学重视中医与现代医学相结合,课程体系中强化了现代医学的基础课程。五、我校本专业目前课程体系优、劣势分析:我校本专业目前课程体系采用以上第一种模式。其优势:我校教师队伍中精通中医、西医的人才济济,完全能够胜任第一种模式设置的课程。培养的学生中、西医基础、临床知识扎实,就业前景相对较好,历年考研率约均在40﹪以上,从事临床工作的学生能熟练的应用中西医两套知识处理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劣势:我校教师队伍中欠缺既精通中医又精通西医的高级中西医结合教师人才,有些课程的主讲教师临床年头短、临床经验不足,目前采用第二种模式教学条件还不够成熟。六、本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1.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要求能够系统掌握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西医学知识,并有扎实的临床技能,能较熟练准确地运用中医的理法方药对常见病进行辨证论治,较好地掌握西医学对常见病进行正确治疗、对危急重症进行急救处理,具备独立从事现代中医临床医疗工作的能力。2.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培养具有坚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诊疗技能、深厚的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诊疗技能、并具有一定的中西医科研能力的高级中西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