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ofNUMPAGES427.材料一:辛亥革命给中华民族留下的最丰厚的精神遗产是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精神。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弘扬辛亥革命精神,两岸举办了辛亥百年图片展、研讨会、纪念大会等一系列活动。材料二:胡锦涛主席强调:“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1)请分析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纪念辛亥革命百年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6分)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海内外中华儿女对共有的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凝聚力。②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纪念辛亥革命百年,就是为了继承和弘扬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辛亥革命精神。(2)简要说明当前学习和弘扬辛亥革命精神的现实意义。(8分)①有利于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②有利于弘扬和培养中华民族精神,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③有利于全民族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升中华民族的国际竞争力。材料一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铎国的奋斗目标。全会要求,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亊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f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1)结合材料一说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唯物论依据。(8分)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当代中国的实际出发,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2分)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和创造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为我们进行文化建设描绘了宏伟蓝图。(2分)③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要加强文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健康的意识,催人奋进,使人向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2分)④规律具有客观性,要遵循客观规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是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2分)(2)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奋斗目标的正确性。(6分)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社会实践是发展的,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党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2分)②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党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不断探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2分)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适应时代要求,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2分)26.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代中国,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我们必须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作用有关知识,分析我们党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要决定的理论依据。(12分)(1)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中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建设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建设,可以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3分)(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能促进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3分)(3)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能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3分)(4)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3分)(5)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