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税收效应分析 第03节 税收与储蓄和投资.docx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1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10章 税收效应分析 第03节 税收与储蓄和投资.docx

第10章税收效应分析第03节税收与储蓄和投资.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页共NUMPAGES13页第PAGE\*MERGEFORMAT13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3页《公共经济(财政)学:原理与模型》第10章税收效应分析第10.3节税收与储蓄和投资10.3.1对储蓄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税收对私人储蓄的替代效应表现在:政府课税会减少纳税人的实际利息收入,降低储蓄对于纳税人的吸引力,促使纳税人添加即期消费。图10.12税收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图10.13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如图10.12所示,纵、横轴分别代表纳税人对储蓄和消费的选择,初始时个人对储蓄和消费的选择组合可连成一条直线,即线。它与无差异曲线相切于,即他选择数量的消费和数量的储蓄。现假定政府对储蓄利息征收所得税,由于实际储蓄收益下降,纳税人对储蓄和消费的选择组合会发生变化,新的选择组合线变为。它与新的无差异曲线相切于,这时候,他选数量的消费和数量的储蓄。与税前相比,储蓄由减少到,消费由添加到。这表明,税收对储蓄产生替代效应。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表现在:政府课税会降低纳税人的可安排收入,从而促使纳税人为维持本来的储蓄水平而减少即期消费。如图10.13所示,纵、横轴分别代表纳税人对储蓄和消费的选择,初始时个人对储蓄和消费的选择组合可连成一条直线,即线。纳税人从储蓄和消费中都可获得满足,必然数量的储蓄和必然数量的消费给他带来的功效无差异,两者的数量组合构成一系列无差异曲线。线所能达到的最高无差异曲线为,它们在点相切,表明消费为,储蓄为。现假定政府对储蓄利息征收所得税,由于可安排收入减少,纳税人对储蓄和消费的选择组合会发生变化。假定纳税人的储蓄目标是既定的,该纳税人对储蓄和消费的选择组合线变为,它与新的无差异曲线相切于,这时候,他选择数量的消费。由于小于,表明税收对储蓄产生收入效应。如果政府对储蓄利息纳税(或者单独征收利息所得税,或者把利息收入纳入个人所得税的纳税范围),既会产生收入效应又会产生替代效应,那么净效应是什么呢?现在分析利息所得税对家庭生命周期动机储蓄可能产生的影响。为了简化分析,这里采用简单的二时期模型,即假定个人的终身由工作期和退休期两个阶段组成,在工作期,个人获得的工资收入为W,消费量为;在退休期,个人用以往的储蓄来维持消费,消费量为。再假定储蓄利率为常数,个人不留任何遗产。据此,可以得出个人终身的预算束缚,即式中,为退休期消费量在工作期的现值。为现值系数,它的值越大,就说明相对于工作期而言,退休期的消费越昂贵。因而可把现值系数看作退休期消费的价格,即。现假定政府征收税率为的利息所得税,这时候,实际利率水平为。由此导致退休期消费的现值系数或价格发生变化,即很显然,退休期消费的价格因政府征收税率为的利息所得税而上升。在个人终身可获得的收入及消费的时间偏好必然的情况下,利息所得税提高了退休期消费的价格,必然会影响个人在工作期与退休期之间的选择。接下来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来说明个人选择的变化。图10.14税收对私人储蓄的净效应图10.14是两个家庭对不同阶段消费量的无差异曲线图。横轴代表工作期的消费量,纵轴代表退休期的消费量。为税前预算线,其斜率为,表示个人在工作期放弃元的消费便可换得退休期元的消费。是个人在工作期的工资收入全部用于第一阶段消费的量,即;则是个人在工作期的工资收入全部用于第二阶段消费的量,显然它等于。在纳税之前,线与无差异曲线在点相切;纳税以后,个人预算线的斜率随之下降,即预算线由变为。在量上等于。新的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于点。图中有一条与税前预算线平行的虚线,虚线与在点相切。这样,从到的挪动实际上可以看成是由两步完成的:先由点移到点,这一步反映了利息所得税的收入效应;然后由点移到点,这一步反映了利息所得税的替代效应。从图中可以看出:利息所得税对工作期消费或储蓄的净效应,取决于无差异曲线的曲率,而无差异曲线的曲率可用替代弹性来表示。所谓替代弹性(SubstituteElasticity),是指预算线变化后,不同阶段消费量变动的百分比与预算线斜率变动的百分比之比率。图(a)是替代弹性较小的情况,这时候,利息所得税的净效应表现为减少工作期的消费以添加储蓄;图(b)是替代弹性较大的情况,这时候,利息所得税的净效应表现为添加工作期的消费以减少储蓄。10.3.2对投资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现代经济学认为,储蓄虽然为投资提供重要的资金来源,但是税收对储蓄的效应分析不能代替税收对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