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时自由平等的真谛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2.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部编人教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时自由平等的真谛学习教案.pptx

部编人教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时自由平等的真谛学习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新课导入新课讲解【提示】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quánlì)。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quánlì)。一、无法(wúfǎ)治不自由【提示】1)因为(yīnwèi)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2)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1)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jìnbù)与繁荣。(2)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3)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ruògān)问题的解释》。自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第一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huòzhě)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huòzhě)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无论现实世界(shìjiè)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法治(fǎzhì)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fǎzhì)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fǎzhì)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fǎzhì)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网络暴力(bàolì)视频二、法眼看(yǎnkàn)平等平等(píngděng)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在法律意义上,平等(píngděng)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其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圆桌会议,是指一种平等、对话的协商会议形式。是一个与会者围圆桌而坐的会议。在举行国际或国内政治谈判时,为避免席次争执、表示参加各方地位平等起见,参加各方围圆桌而坐,或用方桌但仍摆成圆形。据说,这种会议形式来源于英国亚瑟王的传说(chuánshuō)。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这种形式被国际会议广泛采用。直到今天“圆桌会议”已成为平等交流、意见开放的代名词,也是国家之间以及国家内部,一种重要的协商和讨论形式。/运用你的经验/【提示(tíshì)】(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xìngbié)、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课堂小结“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nǎli)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洛克在《政府论》中的这一名言启示我们()A.法律只会限制人的自由B.法律制约并保障人的自由C.离开法律的约束更加自由D.人的自由可不受法律约束/感谢您的观看(guānk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