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成语故事三那么8成语故事三那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凭借课文中的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二.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感受成语中的人物形象,从形象中感受到寓意。2.讲清成语故事中精辟语句,揭示其比喻义。3.加强朗读和复述训练。三.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二〕初读指导。1.自学课文。2.出示自学要求:〔1〕正确地认读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3.生自学课文。4.检查自学效果。〔1〕生字词正音。楚国戳穿演奏腮帮俸禄滥竽充数南郭先生〔2〕理解词语的意思。夸口戳穿腮帮俸禄〔3〕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三〕指导写字。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2.凭借课文中的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3.会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二.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二〕精读?自相矛盾?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2.讨论:夸口是什么意思文中谁在说大话呢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指名朗读,学生评议。3.张中结舌什么意思呢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呢你能说说自相矛盾意思吗4.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读了这那么故事你知道什么。〔三〕精读?滥竽充数?1.请同学们查查字典,看看滥竽充数这四个字的意思。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么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3.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竽给他听。出示三个句子:〔1〕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2〕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3〕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读一读,比拟:这三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4.朗读句子: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子,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竽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5.这句话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6.他后来怎么又装不去了出示句子: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是一个一个地单独吹。指名用不要而是造句。7.朗读课文,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四〕精读?画龙点睛?1.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1〕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2〕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3〕点睛的结果怎样2.逐题讨论,指导朗读。〔1〕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的所以人们觉得怎样〔2〕张僧繇为什么不给龙点睛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3〕点睛的结果怎样〔4〕读这那么故事时节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5〕启发想象,领悟寓意。游客们看到画上眼睛的真的腾空而去,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自由讨论。〔五〕布置作业。内容总结〔1〕成语故事三那么8成语故事三那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2〕〔2〕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3〕读一读,比拟:这三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4〕4.朗读句子: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子,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竽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5〕7.朗读课文,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6〕〔五〕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