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全心理学角度浅谈企业安全生产管理.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从安全心理学角度浅谈企业安全生产管理.doc

从安全心理学角度浅谈企业安全生产管理.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六安市首届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和经验交流会交流论文从安全心理学角度浅谈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邓宏超关键词:安全心理学安全生产管理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国家及企业对人的安全及健康空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得到空间关注和加强。尽管如此,近两年,重特大事故频频发生,2008年,HYPERLINK"http://info.fire.hc360.com/2009/01/08155359484.shtml"\t"_blank"在成功举办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之际,却也发生了多起让每一个中国人揪心的重特大安全事故:1月2日乌鲁木齐德汇国际广场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导致8500个电话用户中断;7月5日海南红塔卷烟厂遭人纵火案件,直接损失总价值超过亿元;9月8日山西襄汾新塔矿业公司尾矿库溃坝事故,遇难者人数达到260人……统计分析表明,约有80%的安全事故都跟人有直接关系,而生产归根到底是人的活动,所以安全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人的身上。生产者的思维方式及心理活动,将主导人的行动,一旦发生不安全行为,就有可能形成安全隐患或者诱发安全事故。这样,安全心理学出于为社会服务、为生产服务的需求应运而生了。安全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安全科学技术的下属学科。它研究人在安全生产活动中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规律为目的和任务的。在安全生产管理活动中,通过研究分析广大生产人员的心理,了解他们在各自岗位上的需求与愿望,预测他们的工作行为及动向,有利于制定出切合实际、保护广大员工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制度。一般企业所进行的安全生产管理,多停留在安全规章制度、措施办法的执行,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上级安全检查的过关上。虽然绝大多数用工单位都进行了“三级安全教育”,但很多都是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做到“深入人心”。人的心理活动对其在生产工作中的影响是极大的,从心理学的范畴来说,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情绪、情感、意志、注意力、需要、动机、兴趣、性格、气质、能力、这些属于人的心理活动,都是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可以看出,这几乎涵盖了人的所有情绪活动及思维活动。最容易发生事故的心理状态有以下几种:1、疲劳:包括体力疲劳、心理疲劳、病态疲劳。人在疲劳时,感觉机能弱化,听觉和视觉敏锐度变低,眼睛运动的正常状态被破坏。随着疲劳的进一步发展,引起心理活动上的变化,人的“注意”变得不稳定,注意的范围变小,注意的转移和分配发生困难。在疲劳过程中,记忆力降低。创造性和思维能力也明显降低,人们思维和判断的错误增多,因而对潜在的事故的可能性和应付的方法就考虑不周,甚至出现错误,结果导致事故发生。2、下意识动作:由于长期的工作行为、工作动作习惯,导致在特殊情况下发生危险动作。3、侥幸心理:虽然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危险,但出于对自己和环境的盲目自信,仍然作出违反安全规范的举动。侥幸心理是形成事故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仅仅想依靠运气等规避危险的发生,显然不能到达目的。4、省能心理:花最少的力气、时间,做最多的事,获取最大的回报,也是惰性心理的表现。它形成的直接结果是忽视必要的安全工作,不按照安全规程操作,不注重安全防护,因而也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5、配合不好:发生在需要配合的连续的工序或者工作环节中,有心理原因的,也有管理、技术方面原因的;6、判断失误:导致小事变大事;7、注意力问题:不集中或过分集中;8、逆反心理:由于批评、教育、处罚方式不当、粗暴,产生对抗心理,是一种与正常行为相反的叛逆心理。针对以上几种心理状态,我们可以采取如下一些措施来杜绝或减少不利于安全的心理状态的产生:1、严格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实行人性化管理,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避免职工因疲劳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反应变慢,防止因此引发事故。2、安全宣传、教育。根据劳动者的个性心理,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在上岗前要针对工作实际情况再培训,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实行传、帮、带,并通过再教育纠正容易发生危险的行为和习惯。3、一定要根据岗位性质,考虑智力、年龄、性别、工作经验、情绪状态、个性、身体条件等方面,对从业人员进行选拔,即职业适宜性检查。某些特殊岗位要求劳动者的智力和性格达到一定水平。4、管理者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人逢喜事精神爽”,就是说人在高兴、满意、愉快时使人感到舒适、畅快。使其观察锐敏,反应迅速,动作灵活,此时操作人员操作准确,很少发生事故,这对安全生产极为有利。相反,如果操作人员带着忧虑、愤怒、恐惧等情感进行作业,就会感到压抑和痛苦以及忐忑不安,具有干扰心理活动的作用,使操作人员的反应变慢、行动迟缓、操作错误多,不能保证人-机系统的安全。作为安全生产的管理者,也应具备一定的安全心理学知识,努力提高安全管理的技巧和水平。随时掌握生产员工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