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幻灯片学习PPT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19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神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幻灯片学习PPT教案.pptx

神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幻灯片学习PPT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神内二病区护理查房主讲人蒋莲枝简述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病、血液成分改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多种病因及多种途径有关1.血流动力学改变基本病因可能是由各种原因(如动脉硬化、动脉炎)所致的颈内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动脉严重狭窄,在此基础上血压的急剧波动导致原来靠侧支循环维持的脑区发生一过性缺血。此型TIA的临床症状比较刻板,发作频率较高,每天或每周可有数次发作,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多不超过10分钟2.微栓子形成微栓子主要来源于动脉硬化的不稳定斑块或附壁血栓的破碎脱落、瓣膜性或非瓣膜性心源性栓子及胆固醇结晶等。微栓子阻塞小动脉常导致其供血区域脑组织缺血,当栓子破碎或溶解移向远端时,血流恢复,症状缓解。此型TIA的临床症状多变,发作频率不高,数周或数月发作一次,每次发作时间较长,可达数十分钟至2小时3.其他因素如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各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贫血和高凝状态等,也可参与TIA的发病。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指在锁骨下动脉或头臂干上,椎动脉起始处的近心段有部分的或完全的闭塞性损害,由于虹吸作用(盗血)引起患侧椎动脉中的血流逆行,进入患侧锁骨下动脉的远心段,导致椎-基动脉缺血性发作,和患侧上肢缺血性的症候。临床表现2.颈内动脉系统TIA临床表现与受累血管分布有关。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TIA可出现缺血对侧肢体的单瘫、轻偏瘫、面瘫、舌瘫,可伴有偏身感觉障碍和对侧同向偏盲,优势半球受损常出现失语和失用,非优势半球受损可出现空间定向障碍。颈内动脉主干TIA主要表现为眼动脉交叉瘫(病侧单眼一过性黑蒙、失明和对侧偏瘫及感觉障碍)。对侧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呈现典型或不型典型的脑干缺血综合征。此外椎-基底动脉系统TIA还可以出现下列几种特殊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跌倒发作:表现为患者转头或仰头时,下肢突然失去张力而跌倒,无意识丧失,常可很快自行站起,系下部脑干网状结构缺血所致。(2)短暂性全面遗忘症:发作出现短时记忆丧失,患者对此有自知力,持续数分或数十分钟。(3)双眼视力障碍发作:双侧大脑后动脉距状支缺血导致枕叶视皮层受累,引起暂时性皮质盲。诊断及鉴别诊断(2)梅尼埃病:发作性眩晕、恶心、呕吐与椎基底动脉TIA相似,但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往往超过24小时,伴有耳鸣、耳阻塞感,反复发作后听力减退等症状,除眼球震颤外,无其他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下。(3)心脏疾病:阿-斯综合征,严重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室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可因阵发性全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昏、晕倒和意识丧失,但常无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和体征,动态心电图检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常有异常发现。(4)其他:颅内动脉瘤、脓肿、慢性硬膜下血肿、脑内寄生虫亦可出现类似TIA发作症状。原发或继发性自主神经功能不全亦可因血压或心律的急剧变化出现短暂性全脑供血不足,出现发作性意识障碍。基底动脉型偏头痛,常有后循环缺血发作,应注意排除。治疗2.预防性药物治疗(1)抗血小板聚集剂:可减少微栓子发生,减少TIA复发。①阿司匹林75~150mg/d,餐后服用,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也可选用小剂量阿司匹林25mg/d与双嘧达莫200mg联合应用,2次/日。②氯吡格雷,75mg/d,不良反应较阿司匹林明显减少,建议高危人群或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者可以选用。③奥扎格雷,是静脉抗血小板药物,目前因缺乏大规模临床观察,疗效尚未确定。(2)抗凝药物:目前尚无有力临床试验证据支持抗凝治疗作为TIA的常规治疗,但临床伴有房颤、频繁发作的TIA患者可以考虑应用。主要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①心源性栓塞性TIA伴发房颤和冠心病的患者,推荐口服抗凝剂治疗,治疗目标为国际标准化比值达到2~3或凝血酶原时间为正常值的1.5倍。②频繁发作的TIA或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对抗血小板凝聚剂治疗无效的病例可考虑抗凝治疗。③对瓣膜置换术后已服用足量口服抗凝剂治疗的TIA患者也可加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或双嘧达莫联合治疗。在口服抗凝剂华法林、新双香豆素等期间,应用动态监测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与凝血酶原活动度),根据结果调整用药量。(3)其他:对有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TIA患者,可选用降纤酶治疗。对老年TIA并有抗血小板聚集剂禁忌症或抵抗性者可选用活血化瘀性中药制剂治疗。3.TIA外科治疗对有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严重狭窄(>70%)的TIA患者,经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和抗凝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有恶化趋势者,可酌情选择血管内介入治疗、动脉内膜切除术或动脉搭桥术治疗。护理诊断护理措施4.用药护理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抗凝治疗时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使用噻氯吡啶等抗血小板聚集剂治疗时,可出现可逆性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应定期复查血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