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生命活动的调节生命活动的调节讲述:在生物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往往要经过一系列的代谢过程,而代谢过程中的每一步化学反应都需要酶来催化和激素来调节。因此,还有一些基因就是通过控制酶和激素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的。例如,正常人的皮肤、毛发等处的细胞中有一种酶,叫做酪氨酸酶,它能够将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如果一个人由于基因不正常而缺少酪氨酸酶时,这个人的体内就不能合成黑色素,而表现出白化病。看图:教材17页图6-11白化症患儿。讲述:又如以前我们学习过的生长激素是一种多肽类激素,如果幼年时期缺乏这种激素时,就会患侏儒症。小结:概括他讲,基因对生物性状遗传的控制作用,可分为直接控制作用和间接控制作用。这是因为基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蕴含选择性表达信息的调节基因,一类是蕴含编码蛋白质中氨基酸顺序的结构基因。结构基因直接控制性状,调节基因则间接控制性状。所以说,基因是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设置悬念:有关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原理到此我们已经作了彻底的了解。是否问题已完全得到解决?且慢下结论!可能有的同学已经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性状在遗传过程中会表现出怎样的特点?如双眼皮俗称“花眼”,人人都喜欢,可是,一对对夫妻怎样才能生出一个有“花眼”的小孩呢?这里有无规律可寻?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下节课开始来讨论。第六章遗传和变异第二节遗传的基本规律一、基因的分离定律教学目的1.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2.理解对分离现象的解释。3.理解分离定律的实质。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教学用具: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试验挂图。。塑料筒2个,四色小球各10个。豌豆花、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减数分裂等的投影片。教学方法:教师讲述、谈话与学生活动相结合。课时安排三课时。引言:前面我们学习过基因的概念,并且知道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那么亲代的基因是如何传递给子代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和研究基因在遗传中是如何传递的。即遗传的基本规律。其中,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由孟德尔通过杂交试验发现的。请学生阅读课文: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提问:孟德尔的杂交试验主要是用什么材料?其试验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回答:豌豆。因为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植物,所以在自然状态下保持纯种,因为豌豆的相对性状多,便于观察。)放投影片:豌豆花示意图。讲述:豌豆花的结构很适合自花传粉,这是因为花在未受粉之前,雄蕊和雌蕊都紧紧地被花瓣包裹着,所以,豌豆杂交也须人工进行异花传粉。所以选择豌豆作材料是孟德尔成功的一个原因。提问:什么是相对性状?(回答: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放投影片: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教师简要介绍)讲述:孟德尔发现豌豆的这些性状都能够稳定地遗传给后代,且这些怪状易于区分,试验结果很容易观察和分析,这就是孟德尔的试验成功的又一个原因。提问:同学们说说,人体存在哪些相对性状?(单眼皮和双眼皮,蓝眼和褐眼……),当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