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年级下册《充气雨衣》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充气雨衣》教学设计(精选14篇)二年级下册《充气雨衣》教学设计篇1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认读14个生字。(2)默读课文。想想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2.过程与方法(1)通过默读大致了解内容,了解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2)朗读课文。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想象能力。(2)培养创造力。重难点、关键1.认读14个生字。2.默读课文,大致了解内容,了解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整体感知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同学们,下雨时,看到你们穿着五彩缤纷的雨衣在雨中嬉戏,真像一幅美丽的画。不过,美中不足的是,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你们想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板书课题:衣气雨衣2.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读:(1)下午放学的时候,随着一声春雷,下坡了大雨……小林的雨衣——(2)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3)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自由朗读第四、五自然段。(4)在儿童用品展览会上,——(二)读熟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和不理解的字词,通过查字典或与同学讨论解决。2.检查生字自学效果。(1).出示字词卡,“开火车”读。(2)学生交流记字方法,并相互讨论不理解的词义。3.指名分段读课文。(三)质疑解难,探究学习1.默读课文,画出不明白的地方。2.开火车接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想么?)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普通雨衣→旋转起来的裙子→塑料救生圈→充气雨衣4.小结:小林遇到难题肯动脑筋,善于观察,想办法解决问题,真了不起。5.思考、讨论。(1)你还有比小林更好的办法吗?(2)怎样才能使设想变为现实?(四)朗读口味,表达情感1.画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练读。2.组内赛读。3.看课文插图(小孩子穿着充气雨衣),指导朗读。漂亮、实用的充气雨衣穿在身上,可真神气!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林吧!(五)想象创新,激励延伸1.你们一定也想成为小小发明家,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思考、讨论、交流)2.同学们,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六)课后实践,劳动体验动手做做,改进一下你认为不太好用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板书设计:16.充气雨衣普通雨衣→旋转起来的裙子(受到启发)→塑料救生圈→充气雨衣↓多动脑筋,动手做做看课后反思: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让学生自己默读,再交流一下,看看他们是否粗知大意。然后引导他们想一想或讨论讨论: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学生像小林那样,多动脑筋,动手做做看。二年级下册《充气雨衣》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会认14个字。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爱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重点难点:重点:学会默读课文;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默读感悟。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1、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样?下雨时,需要带什么雨具?2、你穿过雨衣吗?穿着雨衣在雨中走有过什么样的感受?3、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你们想过怎样解决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板书课题《充气雨衣》。学习生字“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气?二、通读全文,学习生字1、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2、检查自学情况:⑴卡片认读生字。⑵按归类认读生字:让学生找找翘舌音、平舌音、后鼻音;找找同偏旁的生字。⑶游戏识字:听音举卡片;送信游戏;开火车扩词游戏;⑷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先认读,再用喜欢的颜色在文中涂出。⑸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的。⑹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评价。相机教学多音字:“缝”和“假”。三、默熟课文,朗读感悟1、默读课文,思考:小林遇到几次难题,是怎么解决的?画出有关的句子。2、小组内交流。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3、交流汇报,在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这几个方面。⑴小林发明的灵感来自哪里?读读有关句子。①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②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③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⑵读好小林想的句子。①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了。②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小林一直在想啊想……引导学生“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