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最新4篇.docx
上传人:17****69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基层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最新4篇.docx

基层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最新4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层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最新4篇通过标准化建设,可以明确职责、编制预案、建立反应机制等措施,使基层组织和个人在灾害发生时能够更加有效、快速地响应和执行应急工作。这有助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灾害损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基层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借鉴或帮助。篇一:基层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为顺利推进我乡基层防汛体系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我乡基层防汛能力,筑牢防汛“最后一公里”,努力实现组织健全完善、责任全面落实、风险精密防控、救援高效有序、灾后恢复迅速、运行保障有力的基层防汛应急体系总目标。根据__县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全面开展基层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的通知(__汛防指〔20__〕__号)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特制订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____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__大和__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____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改革创新,完善工作机制,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应急水平,着力增强极端天气和突发灾害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工作目标坚持抓基层打基础,聚焦“工作责任体系、风险防控机制、先期处置能力、应急保障水平、防灾抗灾韧性”五个方面,组织整合利用现有资源,以“十个有”为重点(有值班室、有宣传栏、有预案、有台账、有信息员、有预警设备、有队伍、有卫星电话、有仓库、有避灾点)。组织乡村两级开展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完成全覆盖,推动构建责任全面落实、上下衔接有序、响应快速及时、指挥高效顺畅、风险管控严密、应急保障有力的基层防汛防台风工作体系。三、主要任务(一)健全工作责任体系1、健全机构。(1)健全完善防汛指挥机构(以下简称乡级防指),由乡长担任乡级防指指挥长,明确承担乡防指具体事务的办公机构和工作人员。(2)各村组建防汛工作小组,由村主干担任组长。2、落实责任。(1)严格落实防汛工作“县包乡、乡包村、村包户”的分级包保责任制,明确每一级包保责任人,确保每个村有乡级干部包村,每户危险区域转移对象有村干部包联。(2)乡防指汛前明确乡级防指组成人员,各村防汛小组组长和成员,并上报乡级防指备案。(3)建立乡级防指,村级防汛小组职责清单,落实责任到人。3、完善制度。(1)乡村级防汛机构应有固定办公、值班场所、配备电话、传真和电脑(含网络)等设备,工作制度上墙,促进规范化管理。(2)完善值班值守制度,明确值班职责,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巡察值守。(3)完善干部下沉工作机制,制定应急响应期间包乡驻村干部和村防汛小组工作明细。(二)完善风险防控机制1、应急预案。(1)乡防指要编制防汛应急预案,侧重工作职责分解,预警信息传播、险情灾情报告、人员转移安置等具体措施落实和险情先期处置。各村预案要有图表化的预案,侧重危险区和责任网格划分、巡查预警、人员疏散转移、信息报告等,编制村级防汛路线图。(3)乡、村要定期组织预案演练。(4)规范预案管理,严格修订。乡防指对辖区内各村预案审核把关,审批后的预案录入村级预案管理系统,各村应将预案张贴在宣传栏,村务公开栏,广泛告知群众。2、隐患排查。(1)组织对辖区山洪灾害威胁区、地质灾害隐患点、高陡边坡、危旧房屋、排水设施、河道、水库山塘、堤防、低洼易涝点、避灾点、道路桥梁、在建工地等有潜在风险的区域、重点防御单位进行排查,掌握风险底数,明确防控重点(2)对排查发现的隐患落实闭环管理,制定问题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建立隐患排查整治台账、限时销号。(3)对辖区可能受灾害风险威胁的人群进行排查,对需转移对象进行建档立卡,实行动态管理,建立需转移对象清单和转移避险工作台账,及时录入危险区域需转移对象建档立卡系统。3、风险管理。(1)乡防指、各村要建立风险动态管理机制,提升风险早期识别能力,按照“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要求,做好辖区内日常排查和应急巡查,及时更新清单台账。(2)建立风险监测网格,乡、村两级在汛前排查基础上,对各风险点、重点防御单位落实网格员,明确日常监测,应急巡查要求,做好风险动态全覆盖。4、信息报送。(1)健全信息报送制度。各村至少分别明确1名信息员负责防汛工作动态,灾情险情等信息的收集、统计和上报工作。(2)灾险情发生后,村一般应在30分钟内将相关信息上报乡级防指,乡级防指一般应在1小时内上报县防指。险情稳定前,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及时滚动上报。(三)增强先期处置能力1、转移避险。(1)乡防指汛前将汇总的风险点、危险区域转移对象台账分解给各村级防汛工作小组、各转移责任人,确保每名干部、工作人员熟知风险点、避灾点分布情况,掌握转移对象清单。(2)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