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4篇.docx
上传人:小多****多小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4篇.docx

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4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4篇基层抗旱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确保粮食的稳定供应。通过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抗旱能力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干旱天气,减少农作物受灾损失,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粮食的稳定供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4篇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借鉴或帮助。篇一: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街道、村(居)是防汛抗旱措施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进一步提升街道、村(居)两级水旱灾害应对能力,打牢基层基础。根据__省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文件精神,经区政府同意,决定在全区开展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并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____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____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____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问题导向、实战引领,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改革创新,完善工作机制,着力提升基层极端天气应对和突发灾害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建设目标。聚焦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提升,围绕“五个强化、五个提升”即:“强化防汛责任落实,提升执行力;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提升识别力;强化预警响应联动,提升管控力;强化应急要素支撑,提升保障力;强化人民防线基础,提升共治力”,分批开展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20__年__、__街道先行开展并完成试点工作,其它街道20__年度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届时建成上下贯通、责任压实、响应快速、防控严密、保障有力的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体系,大力提升基层防御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水平,努力实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防汛抗旱工作目标。二、主要任务(一)健全完善组织责任网,压紧压实责任链条。1、健全机构。(1)健全完善街道防汛抗旱指挥所(以下简称街道防指),由街道党工委或办事处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长。明确街道防指办事机构(以下简称街道防办),一般为应急管理职能机构,承担防汛抗旱日常工作职责,同时配备必要专业人员,街道防办主任一般由分管应急管理的负责人担任,副主任由承担防汛抗旱任务的相关机构主要负责人担任。(2)在应急响应期间,街道防指整合人员力量,成立指挥协调、抢险救援、生活保障等应急工作组,分工负责具体应急处置工作。(3)健全完善有防汛抗旱任务的村(居)防汛抗旱工作组(以下简称村级防汛抗旱组)。2、压实责任。(1)建立区级领导包保街道、街道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干部包户到人工作责任制,明确每一级包保责任人及包保具体职责。(2)街道防指根据辖区灾情特点,结合现有的社会治理体系,建立防汛责任网格,逐个落实责任人,实行定格、定人、定责清单式管理。(3)汛前及时调整充实街道防指、街道防指办、村级防汛抗旱组人员,进一步理清职责、明确分工,并采用明白卡等方式实行责任告知制度,确保每名责任人熟知其具体职责。3、完善制度。(1)制定值班值守制度。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实行领导带班制,村级防汛组应急响应期间实行24小时巡查值守,明确值班值守岗位职责。街道防指、村级防汛抗旱组应有固定办公、值班场所,配备电话、传真和计算机(含网络)等设备。重要制度要上墙。(2)制定巡查报告制度。应急响应期间,明确专人,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制定明确的巡查路线、巡查频次、记录巡查内容,发现隐患第一时间逐级报告险情类别、时间、地点、灾情损失、危害程度等,协助相关人员进行险情处置。(3)制定隐患关停制度。根据有关规定,街道防指建立重点部位“关停撤”机制,按照权限,决定采取“三停”(停工、停业、停课)措施,必要时撤离转移群众,第一要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健全完善风险防控网,筑牢防汛安全底线。4、应急预案。(1)街道、村(居)两级要编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预案要一圩一预案,一村一预案。预案应急根据险情特点侧重职责分解、巡查值守、险情处置、信息传播、险情灾情报告、人员转移安置等具体措施。(2)村(居)预案图表化,编制村级暴雨洪涝风险图,标明风险范围、隐患点位置、居住人员数量及分布,网格责任人、转移路线、避灾安置点等信息。(3)实行预案逐级审查,区防指对街道级预案进行审查,街道对村(居)预案和暴雨洪涝风险图进行审查,街道与村(居)预案由街道批准印发,街道预案报区防指备案。5、隐患排查。(1)街道防指要对辖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高陡边坡、切坡建房、危旧房屋、排水设施、河道、堤防、低洼易涝区(点)、学校、养老院、工矿企业、沿河道路、桥梁、渡口、地下空间、下穿立交、下沉式建筑、在建工地等部位(区域)进行排查,制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