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乡镇基层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3篇.docx
上传人:小多****多小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乡镇基层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3篇.docx

2024乡镇基层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3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乡镇基层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3篇把推进辖区防汛防台体系标准化建设作为今年防汛防台的重要工作来抓,主要领导亲自分析、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村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挂帅,指定专人负责,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做好具体落实。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乡镇基层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精选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借鉴或帮助。乡镇基层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1村是做好防汛工作的“关键一公里”,也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的“第一线”。为进一步提升我镇各村抵御防范灾害能力,根据建宁县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印发<建宁县基层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建汛防指〔2022〕9号)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决定从2022年9月至2023年11月,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基层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现制定方案如下: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上级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改革创新,完善工作机制,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应急水平,着力增强极端天气和突发灾害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主要目标结合我镇“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专项规划,持续抓基层打基础。聚焦“工作责任体系、风险防控机制、先期处置能力、应急保障水平、防灾抗灾韧性”五个方面,整合利用现有资源,以“十个有”为重点(有值班室、有宣传栏、有预案、有台账、有信息员、有预警设备、有队伍、有卫星电话、有仓库、有避灾点),分批开展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到2023年完成全覆盖,推动构建责任全面落实、上下衔接有序、响应快速及时、指挥高效顺畅、风险管控严密、应急保障有力的基层防汛防台风工作体系。三、建设内容(一)健全工作责任体系1.健全机构。村组建防汛工作小组(以下简称村级防汛小组),由村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2.落实责任。(1)严格落实防汛工作分级包保责任制,明确每一级包保责任人,确保每个村有镇级干部包村,每户危险区域转移对象有村干部包联。(2)各村要明确村级防汛小组组长和成员,并报镇级防指备案。(3)各村要建立村级防汛小组职责清单,落实责任到人。3.完善制度。(1)村级防汛小组应有固定办公、值班场所,配备电话、传真和电脑(含网络)等设备,工作制度上墙,促进规范化管理。(2)完善值班值守制度,明晰值班职责,严格执行镇级防指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村级防汛小组应急响应期间24小时巡查值守。(3)完善干部下沉工作机制,制定应急响应期间包镇驻村干部和村级防汛小组工作明细,明确“要做什么、怎么做”。(二)完善风险防控机制4.应急预案。(1)镇级防指系统修订镇村两级防汛应急预案,侧重快速反应和先期处置,完善职责分工、监测预警、组织动员、转移避险、安全管控、自救互救、信息报送等内容。村级预案要根据受威胁的灾害种类,制定相应的应急防御措施条款,确保预案针对性、可操作性。(2)针对短时强降雨、山洪、地质灾害等突发性强、易造成人员伤亡的灾害,应有刚性要求和应对措施。(3)规范预案管理,严格修订、审批和备案程序,镇级防指对辖区各村预案审核把关,审批后的预案录入村级预案管理系统。各村应将预案张贴在宣传栏、村务公开栏,广泛告知群众。5.隐患排查。(1)组织对辖区山洪灾害威胁区、地质灾害隐患点、高陡边坡、危旧房屋、排水设施、河道、水库山塘、堤防、低洼易涝点、旅游景区和非景区景点、农家乐、学校、卫生院、避灾点、道路桥梁、渔港渔排、在建工地等有潜在风险的区域、重点防御单位进行排查,掌握风险底数,明确防控重点。(2)对排查发现的隐患落实闭环管理,制定问题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建立隐患排查整治台账,限时销号。(3)对辖区内可能受灾害风险威胁的人群进行排查,对需转移对象进行建档立卡,施行动态管理,建立需转移对象清单和转移避险工作台账,及时录入危险区域需转移对象建档立卡系统。6.风险管理。(1)镇防指按照“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要求,做好日常排查和应急巡查,及时更新清单台账。(2)建立风险监测网格,各村在汛前排查基础上,对各风险点、重点防御单位落实网格员,明确日常监测、应急巡查要求,做到风险动态监测全覆盖。7.信息报送。(1)健全信息报送制度,各村要明确1名信息员负责防汛工作动态、灾险情等信息的收集、统计和上报工作。(2)灾险情发生后,各村应在30分钟内将相关信息上报乡防指。在灾险情稳定前,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即时滚动上报。(三)增强先期处置能力8.监测预警。(1)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优化相关雨量、水位监测站点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预警设备的布局建设,加强现有监测站点、设备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