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参赛版).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参赛版).doc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参赛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乐清育英学校陈传敏邮政编码:325600电话:13819770644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联系文境,想象词语的意思,从而把“摇篮、决口”等词语外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2、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与忧患意识。3、搜索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二、教学理念:1、凸显略读课文教学的特点,面上“略”处理,简约文本的学习;线上“巧处理,即以黄河的现在、过去、未来为线索;点上”精“处理,即抓住一些语言精髓点进行“精彩”的放大处理。2、改变传统科普文教学的模式,以想象启迪诵读体悟为感性策略,在触读文句的过程中还原文字的形象、声音,从而获得精神与智慧的双重丰收。教学过程:(一)走近“黄河”1、导入:《自然之道》让我们懂得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又将带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呢?2、请大家放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3、学生自由读课文。4、交流点拨课文难读的句子。5、谁来谈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6、随即梳理文章的写作顺序:先写现在的黄河,再写过去的黄河,然后写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最后讲如何治理黄河。(二)走进“忧患”1、刚才我们交流了读书的体会与收获,读书其实就是这样简单轻松的。但光这样还不够,读书得要关注自己的感受与思考。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1——5小节,想想你看到了一条怎样的黄河?划下让你触目惊心的句子,在旁边写写自己最直接的感受。2、学生默读批注。3、顺学而导,随机点拨引领。4、交流句子“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泥沙上。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每到洪水季节,黄河这些地段的堤坝很容易决口,造成可怕的大水灾。”(1)学生谈体会。(2)老师画示意图,解释“河床”与“悬河”的概念。(3)当凶猛的洪水从天而降时,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文中有一个词直接写出这样的灾难——可怕)(4)播放课件,想象说话:当凶猛的河水疯狂涌向两岸时,当狂风肆虐,河水猛涨时,两岸的人民,他们有的……,有的……,有的……5、交流句子“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1)学生谈体会。(当你读到哪些词时,内心产生了这样的感受?)(2)你觉得抓住这句话中的哪些关键词可以把黄河带给人民沉重的灾难表现出来。(3)指导朗读(凶猛暴烈叫苦不迭忧患)(4)黄河岸边的百姓每年到了洪水季节,真是叫苦不迭!你还想起哪些词形容此时百姓的心情呢?(心惊胆战、恐怖、心惊胆寒、忧心忡忡,惶惶不可终日!)5、交流句子“黄河在近2000年间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1)谈,读,点拨“改道”的意思。(2)圈出这些数字,你从数字中又发现了什么?(3)作者就用了准确的语言与触目惊心的数字写出黄河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三)走进“摇篮”1、黄河历来就如此暴虐吗?2、读句子“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3、读着读着,哪些词就会从你眼前跳出来呢?哪些画面就会从你眼前浮现出来?4、出示课件(播放轻音乐,出现鸟语花香的图片):仿佛看到什么?(先让学生自由说,在指导按照一定的顺序说,如按“四季”的顺序说)5、是呀,那时侯的黄河真的是————鸟语花香、和风细雨、阳光明媚、四季如春、瓜果飘香、姹紫嫣红、风景如画呀!——板书“摇篮”。(四)走进“思考”1、指着板书,引发思考:同学们,从前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如今的黄河却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把二者对应起来,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你又有什么想法想一吐为快的呢?2、聚焦学生的问题: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黄河为什么会变得如此猖獗?我们该怎么治理黄河?……3、文章的第6小节直接告诉我们黄河变化的原因,请大家快速浏览这一小节,用简练的语言说说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4、如果说气候变化,暴雨集中那是“天灾”的话,那人口增长,毁灭森林,破坏植被,就是“人祸”了。5、这小节有一句话直接点明了黄河流域的环境一步步恶化的根本原因。“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越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