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练习7》教学设计(苏教版六下).docx
上传人:景福****90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练习7》教学设计(苏教版六下).docx

2022《练习7》教学设计(苏教版六下).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PAGE8?练习7?教学设计〔苏教版六下〕教学要求:1、学习孔子的名言,理解其意思,知道其出处。在生活中注意收集名人名言。2、诵读积累成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3、写好钢笔字。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用临别赠言表达美好的祝愿。5、写好毛笔字。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学习孔子的名言,理解其意思,知道其出处。在生活中注意收集名人名言。2、诵读积累成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1、教学第一局部。〔1〕导入谈话:任何国家的历史文化对那个国家的人民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经常使用的一些语言出处在哪,同学们一定会很关心。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有些常使用的语言的出处是哪里。〔2〕学生读第一局部。〔重点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3〕教师提问:这句话是谁说的什么意思出自哪里〔4〕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答复。〔5〕师生共同给出答案。2、教学第二局部。〔1〕要求学生读题,并明确这几句话都是孔子的名言。〔2〕学生反复读这几句话,理解它们的意思。〔3〕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把自己的理解说出来。〔4〕指名学生答复。〔说出大致意思即可〕〔5〕师生共同评议。〔6〕教师小结。3、教学第三局部。〔1〕学生回忆:老师说过哪句话对自己最有启发〔2〕指名学生答复。〔3〕师生评议。〔4〕拓展。〔要求学生在积累名言时注意对意思的理解,并争取知道其出处;多积累,多运用〕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1、诵读词语。〔1〕出示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2〕全班交流,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3〕同座的同学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和出处。〔4〕同学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让学生知道这些成语都是孔子说的,大都出自?论语?〕〔5〕通过读讲成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分类积累词语。〔6〕学生练习背诵。2、积累反应。〔1〕指名读。〔2〕集体练读。〔3〕集体齐背。〔4〕指名背。教学后记:第二时教学要求:1、写好钢笔字。2、练习口语交际,学会用临别赠言表达美好的祝愿。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1、指导。〔1〕指名读题,进一不明确练习要求。〔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孔子游春?。〔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4〕让学生说出哪些相邻的字繁简相差教大,笔画的间架要匀称。〔5〕教师重点指导普照、泗水、翩翩等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2、练习。〔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3、反应。〔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2〕对写得不好的字,加以纠正,并强化训练。二、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1、课前准备(1)让学生事先摘抄一些赠言、名句。(2)把课桌排成u字形,便于学生互相观察,确定赠言对象。(3)在黑板上写上临别赠言并加以美化。(4)播放歌曲?送别?,营造气氛。2、谈话导人。同学们,临别赠言是毕业活动中的一项最有意义的活动。留下你真挚的话语,送上我衷心的祝福,这是一份友谊,一份智慧,一份精神财富。这份财富的聚集,将使你一生愉快、充实。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小学语文最后一道练习题:临别赠言。3、审题。(1)指名读题。(2)帮助学生弄清此题训练内容及要求。①何为赠言?赠言即分别时说的或写的相互勉励的话,可以是自己的内心表白,也可以是自己所喜欢的一句名言。②毕业赠言的对象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同学,要根据赠言对象确定赠言内容,先写下来,再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③本次活动每个人都要参与,看谁讲得最好。4、教师下水示范。5、学生准备。6、练习。(1)自由说。(2)指名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同学的赠言作出适当的评议,及时报以热烈的掌声鼓励)七、作业:学生练习书写第三课时教学要求:1、继续训练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2、写字注意做到一气呵成。3、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教学过程:一、教师讲解两个汉字的书写特点赶题赶、题为左下半包围结构的字,被包围局部干、页,要稍稍往右一些,以求重心的平衡。干、页本身要写得紧凑一些。二、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三、学生自由练习书写四、教师巡回指导五、师生交流、评价六、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内容总结〔1〕?练习7?教学设计〔苏教版六下〕教学要求:1、学习孔子的名言,理解其意思,知道其出处〔2〕〔2〕全班交流,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3〕〔4〕让学生说出哪些相邻的字繁简相差教大,笔画的间架要匀称〔4〕〔5〕教师重点指导普照、泗水、翩翩等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