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用户整理版推荐】.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班教案【用户整理版推荐】.docx

中班教案【用户整理版推荐】.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班教案中班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中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通过卷纸、挤压等动作,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动手与摹拟能力。2、了解蚕宝宝的身体特征,培养幼儿对自然物的兴趣。活动准备:白色卷桶纸、绿色皱纹纸、铅笔、蚕宝宝图片、(实物、教师制作)的蚕宝宝活动过程:导入:教师是宇宙神,幼儿是数码宝贝一、提出问题1、猜谜。2、蚕的样子?3、蚕喜欢吃什么东西?二、出示图片让幼儿进一步认识蚕宝宝。白白的.、长长的,圆形身体,身体有环节,身体两侧有黑色气孔,有一小尖尾巴,有许多脚,头部有黑灰纹路等。三、示范操作。1、取一张长7-8厘米,宽5厘米的白色皱纹纸以长边靠拢在铅笔的侧部,卷动铅笔,将髋厘米的纸全部卷上。2、双手食指与拇指有力将纸两头向中心挤压,使之皱曲。3、稍后,将铅笔从中抽去。4、白色皱纹纸即成立体而有纹节的蚕宝宝了。5、用水彩笔画上小气孔,头部花纹和眼睛。6、用剪刀在尾部剪一小刀,作为尾部小突起。7、一只漂亮的蚕宝宝就做成了,放到准备好的桑叶里还挺像呢!四、幼儿分享制作的喜悦,把蚕宝宝放到大蚕叶上展示谁做的最棒。——活动结束——中班教案篇2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句子谈论自己父母的工作,知道父母的姓名及父母对自己的爱护。2.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习演唱歌曲,学习最后一句说、唱的连接。活动准备《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磁带;《我家有几口》歌曲磁带;布娃娃一个;粘贴在KT板上的幼儿全家福照片活动流程1.导入活动师幼听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进入活动室,在音乐间奏时,引导幼儿一起唱这首熟悉的`歌曲,激发起幼儿对妈妈的情感。2.组织幼儿说说我的一家。3.出示全家福照片,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的家人(1).教师出示贴有全家福照片的KT板,幼师谈话:建庭老师带来很多照片,找一找有没有你的。照片上有哪些人?像这样的,有爸爸,有妈妈,有孩子的照片,我们叫做全家福照片,现在我们请小朋友来给我们介绍以下你是全家福上的各个成员。(2).现在小朋友数一数你的全家福照片上有几口人?都一样多吗?为什么会不一样?(3).现在请小朋友把全家福照片放回KT板上,让我们的爸爸妈妈看着我们上课吧!(4).老师这里也有一张全家福照片,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数一数老师家里有几口人吧!(让幼儿用掰指头的方法,进一步熟悉歌曲《我家有几口》的歌词。)老师突然想起来,家里还有一个布娃娃(出示布娃娃),我们再一起来数一遍,看看加上布娃娃后有几口人。4.学唱歌曲(1)安静的欣赏歌曲。(2)教师完整的演唱歌曲,引导幼儿注意倾听歌曲最后一句说唱结合的演唱形式。教师:歌曲的最后一句跟我们以前常唱的歌有什么不同?(3)教师指导幼儿学唱最后一句,初步学习说。唱的节奏。(4)教师引导幼儿尝试完整的演唱歌曲。(5)加上简单的动作后让幼儿完整的表演歌曲。5.情感体验小朋友可以怎样做来表达我们队爸爸妈妈的爱?活动延伸做《手指游戏》,大拇指是爸爸,爸爸开汽车,嘀嘀嘀……中班教案篇3【活动目标】1、认识加号、减号、等号,知道它们表示的意思,初步学习2的加减法算式,并进行运算。2、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三幅图的意思。3、专心地进行自己的操作活动。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学习过2的组成。物质准备:——小螃蟹图片,2个泡泡,数字1、1、2,符号+、—、=。——学具:《幼儿用书》P33页,幼儿人手一支笔。【活动过程】一、小螃蟹吐泡泡。——教师出示一只小螃蟹图片,边演示边引导幼儿观察:小螃蟹吐泡泡,它是怎么吐的?鼓励幼儿讲述小螃蟹先吐了1个泡泡,又吐了1个泡泡,小螃蟹一共吐了2个泡泡。——启发幼儿思考:小螃蟹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表示?一共吐了2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表示?引出“+”和“=“,初步了解加号表示把它两边的`数合起来,让幼儿知道可以用”+“表示又吐出了1个泡泡;等号表示它两边的数一样多。幼儿认读并空手练习书写加号、等号。——教师完整地列出算式1+1=2,引导幼儿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二、泡泡变变变。——教师请幼儿观察并说说小螃蟹现在吐了2个泡泡。教师拿走一个泡泡:破掉了几个泡泡?现在还剩下几个泡泡?鼓励幼儿将事情讲述清楚。——启发幼儿用数字和符号表示2个泡泡、破掉的泡泡和剩下的泡泡。引出“—“,初步了解减号表示从它前面的数里面去掉后面的数,让幼儿知道可以用”—1“表示破掉的一个泡泡。三、小组操作活动。——看图列2的加法算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幅图,看图说说三幅图的含义,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理解加法的意义。——看图列2的剑法算式。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