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班教案实用的中班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中班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学会用交叉的方法寻找中心点,掌握平衡技巧。2、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二、活动准备:长短相同的.竹竿;飞盘、书本、方盒子、硬纸板等物体;三、活动过程:(一)尝试自由探索“顶物”1、幼儿每人选一竹竿、任一物体进行尝试“顶物”。2、请顶物比较成功的幼儿说说自己尝试的方法。(二)学习寻找中心点1。教师示范用交叉方法寻找中心点。2。幼儿尝试操作找出中心点,并做好标记。3。教师小结: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物体可以用对角交叉的方法来找出中心点。(三)第二次探索“顶物”1、幼儿按照所做标记进行再次操作顶物。2、与同伴交换物品进行操作,发现只要找出中心点就能顶物成功。3、在操作中体验探索乐趣和成功感。中班教案篇2【教材分析】近阶段我班进行的主题活动为“桥这一家子”,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发现了桥的美;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下,也发现了桥许多的小秘密,因此他们现在对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的活动强调要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以他们的兴趣、热点出发,创设活动,提升经验。桥为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在活动各种各样的桥中,他们对桥已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桥的基本组成部分,同时通过资料的收集,也发现了桥的多样性,特殊性,更是对造桥的工作者产生的敬佩之情,因此孩子们把该经验及体验延伸到了本体性游戏的建构活动中,各个都想来造桥。为了更好的满足他们的需要,及爱探究的愿望,我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让孩子们在自己的探索过程中尝试造桥,并在桥上载物,同时也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出发,我还在该活动中提供了记录表,在边记录边探索中当一回小小造桥者。【教学目标】1、用拼、连等方法使用各种材料来造桥。2、探索使桥面牢固的方法,并进行记录。3、通过一起造桥,培养勇于创造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掌握拼、连等方法来造桥。【教学难点】探索桥面牢固的方法,并记录下来。【课前准备】替代物若干(如:厚薄不一的纸、积木、纸杯、书、纸盒、塑料瓶等)、记录表、笔、桥的图片、若干前期;经验准备:观察并讨论过桥,对桥的功用及种类有所认识。【教学过程】一、各种各样的桥。和孩子一起回忆我们认识及看见过的桥。(对桥的构建部分、各种造法更清晰的认识,为后面的造纸桥做下铺垫)1、上次我们通过观察、收集资料认识了许多桥,你们还记得吗?(在老师象征性的提问下,出示桥的图片)如:有一座桥,横跨浦西与浦东,桥面就象大旋涡,说说是什么桥呀?——南浦大桥2、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所以我们更要感谢这些造桥的人们,那今天你们想不想也来当一回造桥人呢?二、造纸桥。1、介绍材料。看看我们造桥有些什么材料,可以怎么使用呢?(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造桥想法)2、鼓励幼儿使用所提供的'材料进行构建。(1)桥面要牢固,比比谁的桥面载重多。(2)根据记录表记录下实践的结果。(3)可尝试使用不同材料构建,看看你会发现什么小秘密。3、交流与分享。(1)请个别孩子来展示作品,并说说根据记录的内容说说栽重量。(2)小结:你们看了小朋友的演示,及自己的实践、操作,发现了什么小秘密或小问题吗?平面桥及弓形桥的载重量厚的桥面与薄的桥面的栽重量4、大家来动脑,怎样使薄的纸也和厚纸桥面栽重一样呢?三、活动延伸:我们将把这一问题带入区域活动中进行探究解决。中班教案篇3活动目标:1、通过“爸爸调查表”,知道爸爸的一些个人信息和爱好。2、进一步萌发爱爸爸的情感。活动准备:1、活动前发放“爸爸调查表”,让幼儿回家在采访爸爸的基础上,完成调查表的填写。2、散文录音《爸爸的手》。活动重点、难点:通过“爸爸调查表”,知道爸爸的一些个人信息和爱好,并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述。活动过程:1、请幼儿介绍自己的`爸爸:教师出示幼儿完成的“爸爸调查表”:——“谁愿意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爸爸?”(引导幼儿描述自己爸爸的长相,也可以介绍爸爸的姓名、年龄、属相等。)教师引导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述。2、帮助幼儿了解爸爸的工作:——“你们知道自己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吗?”教师根据孩子的讲述随机讲解,增进幼儿对一些职业的了解,如教师、医生等。3、请幼儿欣赏散文《爸爸的手》:教师提问导入:——“你的爸爸爱你吗?他是怎样爱你的呢?”“一起来听一听,一位小朋友是怎样夸自己的爸爸的。”教师播放散文录音《爸爸的手》——“小朋友在夸爸爸的什么?”“他的爸爸有一双怎样的手?爸爸的手为他做了一些什么事?”中班教案篇4一、活动目标:1、了解儿歌的含义,知道老师像妈妈一样很爱小朋友。2、能跟着老师用普通话朗诵儿歌。3、体会妈妈和老师对小朋友的爱。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