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社会保险初探.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民国时期社会保险初探.doc

民国时期社会保险初探.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I分类号K25密级UDC编号10486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民国时期社会保险初探研究生姓名:李琼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敖文蔚教授学科、专业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方向:中华民国史二〇〇九年五月IIAProbeintoSocialInsuranceduringthePeriodoftheRepublicofChinaByLiQiongMay,2009III郑重声明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本文中除已注明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发表的或公开过的成果,本人愿意承担此声明的法律后果以至法律责任。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IV论文创新点本研究的创新之??有三:一是在利用民国时期社会保险研究的基础上,加深对这一课题的探索,并总结出新的认识。迄今为止,已有学者对民国时期社会保险立法进行研究,在社会保障研究中对社会保险实务也有所涉及。本研究通过对社会保险实务的论述,在实证的基础上,将社会保险立法的研究推进一步,厘清社会保险制度、措施与实际效果之间的差异,从而对民国时期社会保险给予客观的评价。二是对民国时期社会保险思想进行初步研究,强调中国传统的荒政思想、大同社会理想、民本思想和互助思想是民国时期社会制度产生的渊源之一,同时,以西方社会保险制度为借鉴,并参照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进一步探讨了民国时期社会保险制度生成的历史外因。三是力图对南京国民政府社会保险制度进行剖析,提出经验与教训。在经验方面,笔者认为,社会保险制度的建???要与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是由社会保险的必要条件所决定的。民国时期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无不说明,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其社会保险政策的实行就越有利。在教训方面,社会保险制度的推行,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环境与社会环境,民国时期,社会保险制度的种种弊端,与此关系极大。同时,在管理和人才培养方面,作为后生型现代化的中国而言,还得虚心学习欧美和日本的有关先进经验,这可能是一种捷径,可以节省时间和人力。I中文摘要民国时期,是现代社会转型的开始阶段,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开始由传统社会救济模式向现代社会保险模式转型。社会保险,这一大工业条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民国时期也开始萌芽。本文第一章分析了民国时期社会保险得以产生的原因。社会保险与工业化密切相关,工业化的初??发展促使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得城市中劳工问题十分突出。一方面,农业社会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已不能适应工业社会发展需要;另一方面,随着劳工工伤事故、失业频发,为了稳定社会统治基础,政府有必要强制采取社会保险的方式,通过充实社会保障的内容,达到巩固社会秩序的目的。因此,工业化、城市化成为催生社会保险的重要动因。中国国民党、共产党对劳工问题颇为关注,其社会政策中即有实施社会保险以保护劳工利益的主张。民国时期包括一些学者在内的社会各界呼吁政府立法,实行社会保险保护劳工,推动了政府的劳动立法,而国外社会保险制度和国际劳工组织对民国时期政府颁行劳动法规更是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本文第二章论述了民国时期社会保险的思想理论基础。中国传统社会思想中的救荒思想、大同社会理想、民本主义思想和社???互助思想都带有朴素的社会保障思想,是民国时期社会保险诞生的重要思想渊源。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国民党社会政策的指导思想,其中即蕴含丰富社会保障思想。西方工业国家社会保险思想和实践经验的传入,为社会保障模式现代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参照。与此同时,学术界关于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也为社会保险制度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社会保障思想是前苏联国家保险的指导思想,受其影响,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有实行国家保险模式的劳动保险主张。本文第三章对社会保险立法和社会保险行政进行了论述。社会保险制度最终生成的重要指标,就是相关的立法是否出现,政府有无相关的职能部门专司其职。民国时期社会保险立法作为社会立法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受工业发达国家社会保险制度和国际劳工组织国际立法的影响,经历了从萌芽、草创到确立社会保险法原则II的过程。20世纪20年代,储蓄和社会保险的内容已出现于北京政府的劳工立法之中;20年代末和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曾先后制定了《劳动保险草案》和《强制劳动保险法草案》;40年代国民政府确定了《社会保险法原则》,在1947年《宪法》中确定"国家为谋社会福利,应实施社会保险制度",并拟订了健康保险、伤害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险专门法草案,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进入草创阶段。与此同时,社会保险行政也逐步走向专门化,社会部社会福利司第一科执掌社会保险事务,并于1947年改为中央社会保险局筹备处。中国共产党则在革命根据地进行了社会保险立法和实践,为新中国社会保险事业积累了经验。民国时期社会保险立法,开启了当今中国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