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运动》课堂观察案例.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启蒙运动》课堂观察案例.doc

《启蒙运动》课堂观察案例.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启蒙运动》课堂观察案例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历史组[基本情况]任课教师:刘美(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历史一级教师。)教学内容:《启蒙运动》课堂类型:课堂探究型观察类型:专题性观察活动背景:课堂观察已成为我校教研活动的品牌。在改进听评课方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具有积极独到的作用,课堂观察活动正在成为我们历史组推进课题研究、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抓手![课前会议](一)刘美老师说课(5分钟)一、说课题启蒙运动作为西方资产阶级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在教材中上启文艺复兴,下启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地位重要。但新教材分两课阐述启蒙运动——“理性与自由的启蒙”、“主权在民的政治启蒙”,内容分散,不易于学生学习和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采取了教材的整合,两课并一课。启蒙思想丰富多彩,教学上有进一步发掘的空间。二、说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启蒙运动的背景;知道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的主要政治主张;体验进步思想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利用素材,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和认同启蒙思想家们的进步主张。三、我的想法1、针对启蒙运动的背景、内容和影响这几块相对分散的内容,我最终选用了康德的一篇介绍启蒙运动的文章《什么是启蒙》把这三个部分串联起来,使教学流程显得更加流畅和自然。2、通过所有流程和互动设计,凸显启蒙运动的真谛——理性。3、运用大量文字、图片资料,化抽象为具体。四、说过程第一环节:导入。通过引起学生对启蒙老师的回忆,结合康德对启蒙的定义,引入课题。第二环节:通过康德对启蒙运动真谛的总结,进入启蒙运动的内容。通过三组文字材料,突破重难点,解读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主要观点。第三环节:通过康德对启蒙运动障碍的思考,展开启蒙运动背景的探讨。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和科学的角度思考,感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规律。第四环节:通过康德对启蒙运动影响的评价,结合图片资料,分析启蒙影响。第五环节:联系现实,进行课题总结。(二)交流(10分钟左右,)郑怡:我们这个教材把《启蒙运动》用两节课分开,确实大家都反映不是很科学,前面第一节本身也很单薄,本身也就是在讲思想主张,内容合并的确很有必要。另外,我发现有一个地方,可能很有新意,你是导入之后,第二步通过文字材料先说主张,然后到第三块再说背景,这样颠倒的意图是什么?刘美:这个跟我采用的串联方式有关系,我主要是用康德的关于启蒙的材料,在他的行文顺序上也是先讲启蒙的真谛,然后再讲背景和影响。所以我就这样安排了。谢根祥: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首先明白是什么,然后明白为什么和怎么样。你本身连是什么都不清楚的情况下,先去说为什么,学生可能在理解上会感到很困难。俞艳萍:对,许多人也是这样安排授课内容的。刘亚萍:你在教学的环节上怎样安排?重点和难点放在哪里?刘美:教学的环节主要是四个大块——课堂导入、通过材料解读内容、解读背景和解读影响。重点放在启蒙思想家的观点主张,难点就是要让学生理解启蒙思想家这些抽象的思想主张。华婷:在《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教学目标里,有一个关于康德思想的发展目标,这里你怎么处理?刘美:康德的这块内容我没有把它放在这堂课里,按照《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发展目标,这部分内容是要上的,但首先是因为我们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二课并一课,内容本身就比较多了;然后,从课程的安排上,象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思想本身就比较丰富,而康德的思想和它们的区别较大,比较难以在这堂课中整合处理;另外,高一会考对这部分内容未做要求。谢根祥:另一方面,这堂课的思路就是按照康德的言论串起来,其实康德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也已经有所体现,我觉得发展目标的要求以这种方式来体现也是一种策略。姚伟建:这个专题里面,都是在讲思想解放运动,那么如何将前面的内容结合起来看问题?刘美:这个本来我是不想联系比较的,我觉得要讲清启蒙运动的理性就已经很难了,内容就很多了,但后来我征求了蒋春华和刘亚萍的意见后,觉得还是有必要联系一下,毕竟启蒙运动也是承前启后的,所以我最后就是简单地把它跟文艺复兴比较了一下。(三)确定观察角度(2分钟左右)教学目标预设观察点:毛宏良和华婷老师;课堂对话的有效性观察点:俞艳萍和刘亚萍老师;课堂问题设计观察点:谢根祥老师;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倾听与互动观察点:蒋春华;课堂教学中素材资源运用观察点:郑怡和姚伟建老师。谢根祥:希望大家在下周三之前能认真研究相关主题,开发、改进观察量表,为本次课堂观察活动的圆满成功打好基础。[课中观察]上课前,观察者提前来到教室,根据所选观察点确定观察的位置。上课的时候,观察者根据观察任务,运用观察工具分别进行着观察和记录。观察量表如下:余杭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