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库溃坝事故案例.pptx
上传人:骑着****猪猪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X 页数:56 大小:1.2MB 金币:2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尾矿库溃坝事故案例.pptx

尾矿库溃坝事故案例.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一、尾矿库事故几率分析一、尾矿库事故几率分析二、因洪水而发生的事故2.岿(kui)美山尾矿库该库位于我国江西省赣州地区,因尾矿库泄洪能力不足,1960年8月27日,洪水漫顶造成溃坝。该库初期坝坝高17m、宽度3m、坝长198m、相应库容5.0×lO5m3,库内设有直径的排水管、上部为双格排水斜槽。溃坝之前已连续降雨16小时,雨量达136mm,库内已是汪洋一片,排水斜槽盖板已被泥沙覆盖,泄流不足,导致洪水漫顶、坝体溃决,冲走土方4×104m3,尾矿3×104m3,近千亩田地受害。3.牛角垅尾矿库该库位于湖南省郴州地区,为一山谷型尾矿库。初期坝坝高16m、坝顶宽度3m、坝长92m。后期坝采用上游法水力冲填坝,尾矿堆积坝坝高、库容150×104m3。库内设有断面为1.2m×l.9m的排水沟及涵洞、长度约570m,库尾还设有断面为、长度的截洪沟,将库区洪水排入东河。溃坝前该库已堆尾矿约110×104m3,溃坝前连降暴雨,雨量达到,属于数百年不遇之特大洪水(郴州地区最大降水量为180mm),1985年8月25日由于洪水超标,加之暴雨时大量泥石流下泄,上游洪水越过截水沟进入尾矿库,超标洪水致尾矿库水位上涨,造成洪水漫顶冲垮坝体近60m长的缺口,致高达23m的尾矿堆积坝全部冲溃,尾矿流失量达100×104t左右。本次超标洪水灾害造成49人死亡,冲毁房屋39栋,输电、通讯线路被毁近8km,公路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达1300多万元。/类似洪水漫顶溃坝事故实例还有:银山铅锌矿尾矿坝于1962年7月2日,因洪水造成初期坝决口溃坝,致部分尾矿泄漏造成环境污染,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新冶铜矿龙角山尾矿坝于1994年7月12日,因发生超标洪水,造成洪水漫顶导致溃坝,本次事故造成26人死亡、2人失踪和重大经济损失。三、因坝体失稳而发生的事故坝体构造该库位于溶岩不甚发育地区,周边有少许溶洞,主坝位于库区东部垭口处。原设计为土石混合坝(图3),因工程量大分两期施工。第一期工程为土坝,坝高18m,坝底标高1615m,坝顶标高1633m,内坡为~l:2,外坡为1:2,相应库容475×104m3,土方量12×104m3。第二期工程为土石混合坝,坝高35m,坝顶标高1650m,相应库容1275×104m3,土方量32×104m3,石方量18×104m3。第一期土坝工程施工质量良好,实际施工坝高降低了,坝顶标高为,相应减少土方工程量9×104m3,相应库容量为325×104m3。生产运行中,坝体情况良好,未发现异常现象。按原设计意图在第一期工程投入运行后,即应着手进行尾矿堆筑坝体试验工作,若不能实现利用尾矿堆筑坝体,则应按原设计进行二期工程建设。该库于1958年8月投入运行,至1959年底,库内水位已达,距坝顶相差,库容将近满库,此时尚未进行第二期工程施工。为了维持生产,于1960年全年,生产单位组织人员在坝内坡上分5层填筑了一座临时小坝,共加高了6.7m、坝顶标高为,如图4所示。筑坝与生产放矿同时进行(边生产边放矿),大部分填土没有很好夯实,筑坝质量很差。1960年12月,临时小坝外坡发生漏水,在降低水位进行抢险时又发生了滑坡事故。经研究将二期工程的土石混合坝坝型改为土坝,坝顶标高,并将坝体边坡改陡至内坡,外坡~1.75),以维持生产。第二期筑坝工程施工质量理应按第一期工程的质量要求进行工程施工,至于第二期坝体能否堆筑在临时小坝坝体之上以减少筑坝工程量,必须等待工程地质勘察做出结论后再行决定。1961年3月第二期工程坝体已施工至l625m标高,但筑坝速度(坝体增高)落后于库内水位上升速度。为了维持生产并减少筑坝工程量,在没有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情况下,即决定将第二期工程部分坝体压在临时小坝上,同时提出进一步查明工程地质情况和尾矿沉积情况后,再决定第二期工程坝体采取前进(全部压在临时小坝上)方案或后退(只压临时小坝1/3)方案。1961年5月,在未进行工程地质勘察的情况下,决定将第二期工程坝体全部压在临时小坝上,且坝体增高,即坝顶标高为l644m,土坝内坡为,外坡分别为、、,修改后坝体断面构造如下图所示。第二期工程从1961年2月开工到1962年2月完工。按原设计要求施工时每层铺土厚度15~20cm、土料控制含水率20%时,相应干密度不小于。但施工中压实后坝体干密度降低为,没有规定土料上坝的含水率,并且施工与生产运行齐头并进,甚至有4~5个月时间,由于库内水位上升很快,不得不先堆筑土坝来维持生产,因此施工中坝体的结合面较多(较大的结合面有6处)。坝体的结合部位没有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施工质量差,施工中经试验后规定每层铺土厚度为50cm,实际铺土厚度大部分为40~60cm,个别铺土厚度达80cm,施工中质检大部分坝体湿密度达以上。在施工期间已发现临时小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