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和底部框架内框架房屋的抗震设计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119 大小:3.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砌体结构和底部框架内框架房屋的抗震设计学习教案.pptx

砌体结构和底部框架内框架房屋的抗震设计学习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若能针对砌体结构的弱点进行合理设计,采用适当的构造措施,确保施工(shīgōng)质量,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是能够得到改善的。§6.1砌体结构(jiégòu)和底部框架、内框架房屋的震害特点因结构上的地震作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准确计算结构的地震反应还有困难;另一方面,在试验室内难以真实模拟地震作用。因此必须重视震害的实地考察,找出结构的抗震(kàngzhèn)薄弱环节,总结出有益的抗震(kàngzhèn)措施。交叉裂缝易出现在纵墙的窗间墙或窗肚墙(即窗洞上下间墙)中,原因是墙上压力较小,而墙体抗拉强度较低。在高烈度地震区,承重(chéngzhòng)横墙开裂后,当水平地震力继续作用,由交叉裂缝所分割出的三角形墙体可能被挤出,造成房屋的原地塌落。房屋四角以及凸出部分阳角的墙面上,出现纵横两个方向的形斜裂缝,严重时则发生墙体局部倒塌。由于扭转影响及墙角部位具有较大的刚度(ɡānɡdù),分配到房屋角部的地震作用效应明显加大,且此处易产生应力集中,加之其水平约束作用均较弱,因此抗震能力有所降低,容易产生上述裂缝和墙角局部塌落。楼梯间墙体的震害一般比较重,支承楼梯的横墙破坏更为普遍。因其横墙间距较小,其水平抗剪刚度较大,因而承担较大的水平地震剪力;而其空间刚度相对较小,特别是顶层休息平台以上的外纵墙常为一层半高,且竖向压力较小;楼梯踏步板又削弱了墙体的截面。因此(yīncǐ)楼梯间的墙体容易产生斜裂缝或交叉裂缝。当楼梯间布置在房屋端部或转角处,因受扭转附加剪力的影响,其震害更为严重,常引起墙体破坏或倒塌。楼梯本身的震害较轻,预制楼梯在接头处裂开;现浇楼梯与平台梁相接处被拉断。楼板和屋盖是传递水平地震作用的主要构件,其刚度对房屋抗震性能影响很大。现浇楼盖、屋盖整体性好、水平刚度大,是较理想的抗震构件。预制楼盖、屋盖整体性较差,地震时楼板连接处容易拉裂。墙体开裂、错位乃至(nǎizhì)倒塌常导致预制楼、屋盖的掉落。另外,预制板端部之间及预制板与墙之间的拉结不好也可造成楼、屋盖的掉落。地震时由于受到“鞭端效应”的影响,高出屋面的烟囱、塔楼、楼梯间、水箱问的墙面上出现交叉裂缝、水平裂缝、错动、甚至(shènzhì)倒塌。////§4.2多层砌体(qìtǐ)选型与布置1.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优先采用(cǎiyòng)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2)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宽度宜均匀;(3)房屋(fángwū)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置防震缝,缝两侧均应设置墙体,缝宽应根据烈度和房屋(fángwū)高度确定,可采用50~100;1)房屋(fángwū)立面高差在6以上;2)房屋(fángwū)有错层,且楼板高度较大;3)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4)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fángwū)的尽端和转角处;(5)烟道、风道、垃圾道等不应削弱墙体;当墙体被削弱时,应对墙体采取加强措施;不宜采用无竖向配筋的附墙烟囱及出屋面的烟囱。(6)不应采用无锚固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挑檐。2.房屋的层数和高度的限制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能力,除取决于横墙间距(jiānjù)、砖和砂浆强度等级、结构的整体性和施工质量等因素外,还与房屋的总高度有直接的联系。国内外历次地震表明,在一般场地下,砌体房屋的层数越多、高度越高,它的震害程度和破坏率越大。抗震规范(guīfàn)规定,多层砌体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般情况下,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不超过表6-1的规定。(2)对医院、教学楼等横墙较少(指同一楼层内开间大于4.20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的40%以上)的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应比表6-1的规定降低了3,层数相应减少一层;各层横墙很少的多层砌体房屋,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再适当降低总高度和减少层数。(3)横墙较少的多层砖砌体住宅楼,当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并满足(mǎnzú)抗震承载力要求时,其高度应允许仍按表6-1的规定采用。注:1)房屋的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zhǔyào)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内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应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对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2)室内外高差大于0.6时,房屋总高度应允许比表中数据适当增加,但不应多于1;3)本表小砌块砌体房屋不包括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房屋。抗震规范还规定,普通砖、多孔砖和小砌块砌体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3.63.多层砌体房屋的最大高宽比为了防止多层砌体房屋的整体弯曲破坏(pòhuài),抗震规范未规定对这类房屋进行整体弯曲验算,而只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