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少年王冕》教学设计《少年王冕》教学设计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少年王冕》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少年王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顺母亲的美好品德。3、感受文中景色描写的优美,并揣摩体会作者景色描写的顺序。4、在对语言文字的揣摩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课堂交流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5、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顺母亲美好品德的影响,进而使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再一次得到净化与升华。教学重难点:通过重点语句的`品析,感受王冕勤奋好学、孝敬长辈的优秀品质。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谈对王冕的初认识,导入本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少年王冕》。(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少年王冕,并让学生齐读课文的题目)2、同学们,首先让我们来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少年王冕的哪两件事呢?(教师板书:弃学放牛、自学画荷)3、那么,少年王冕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孝顺母亲、勤奋刻苦)二、品悟言行,感受王冕孝顺母亲,勤奋刻苦。过渡:同学们说的真好,今天我们就再次走入文本,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细细品位,来感悟这位少年的高尚品质。(1)首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2——4)自然段,边读边想,从哪些字、词、或者句子中你体会到了王冕的孝顺母亲、勤奋刻苦的好品质了呢?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或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想。(2)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自己学习的情况。(3)好的,同学们,刚才大家学得都很认真,那么,谁先来交流一下呢?出示一:一天母亲把他叫到面前,说:“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误你。这几年年成不好,只靠我做些针线活儿挣的这点钱,实在供不起你读书。如今只好让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1、学生交流王冕的话a、你是从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了王冕孝顺母亲的呢?(闷得慌、贴补家用)b、你能读懂王冕说“闷得慌”这话的用意吗?(导:他是真的不想在学堂里读书了吗?意见可以是2种,理由很重要。)c、王冕是体谅母亲才说出这样的话,那么母亲就舍得王冕弃学放牛吗?(1)(不舍得)那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呢?(2)从母亲的话中,你感受到母亲的心情怎样?(无可奈何、伤心……)(3)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这种心情的呢?(只靠这点实在只好……)d、母亲的话虽然不多,但字字心酸、句句含泪啊!难怪孝顺的王冕会说出这样的话语。那么面对母亲的无奈与悲伤,他在讲这句话时的语气或神态是怎么样的呢?(教师出示:王冕————地说)说说你的理由?并然回答的学生练习朗读。e、读的真好,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出示二:母亲谢了秦家,替王冕理理衣服,说道:“你在这里处处都要小心,每天早出晚归,免得让我牵挂。”王冕一一答应,母亲含着眼泪回去了。(这段对话如果学生说到就出示交流一下,只要注意这个“一一答应”就可以,不需要过多的讲解,一带而过。)过渡:你还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中体会到王冕的孝顺母亲、勤奋刻苦了呢?《少年王冕》教学设计2一、学情分析《少年王冕》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新课程标准把小学六个年级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为1—2年级,第二学段为3—4年级,第三学段为5—6年级。对五年级的学生,新课程标准就其实际学情,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做了具体的要求。五年级的学生处在第三学段,他们的认知能力远远高于第一二两学段的学生,所以在识字与写字方面,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写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有2500个左右的汉字会写。而对1—4年级的学生,新课程标准则要求他们培养自主认字的能力,识字数量也在2500以内。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新课程标准对五年级学生的识字与写字能力的要求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阅读方面,从三年级开始,新课程标准就要求学生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也是五年级阅读要求的一部分。从五年级开始,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学生学会默读,且默写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关于具体的文本赏析阅读,相对于前四个年级,新课程标准对五年级学生所做的要求都有所提高。新课程标准在前四个年级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并适时增加新要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