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doc
上传人:秀美****甜v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doc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下面我就“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内容。教材分析(一)说教材1.地位和教材的内容要求地位:本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的教学内容,是电化学中的基础内容也是核心内容。内容安排在化学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等内容之后,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思维角度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思想,是对火力发电中“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此外,本节内容对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以及知识系统化及结构化的形成都起着重要作用.教材的内容要求:(1)火力发电的原理、过程及优缺点(2)化学能与电能的直接转化(3)原电池的概念及本质(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2)用自己的话解释原电池的概念及本质。(3)能够制作简易的水果电池.过程与方法:(1)查阅相关资料,提升处理信息的能力。(2)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理解原电池的概念、本质.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原电池概念及本质的探究、水果电池的制作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体会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愉悦感。(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化学能与电能的直接转化难点:原电池的概念及本质二、学情分析(一)知识层面:1、在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中,学生已经理解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特征及其本质.但是,他们并没有在化学中的电现象和物理中的电现象之间建立联系。2、在本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关系,了解化学能与热能在的相互转化;但是,他们并不具有“化学能→电能”的思维方式。(二)方法技能层面:1、学生已经具有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2、学生已经习惯了科学探究在学习中的操作过程(三)心理层面:1、学生已经获得了基本的化学思维2、学生的心理发展接近成年,能用抽象的思维方式概括出事物的本质3、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思维三、教学目标的确立及其依据三、教法、学法(1)采用以实验探究的方法为主导,综合运用观察法、实验法、发现法、讨论法等方法。(2)借助问题探究、实验探究、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辅助手段。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5min】由格林太太的假牙导入新课。格林太太诉说病情--—一次车祸后在黄金假牙旁装了颗不锈钢的假牙。但那次车祸以后,格林太太就老是头疼。四处求医就是治不好。后来,一位化学家为格林太太揭开了病因.请问这病因是什么?请你开个药方。以加深对原电池形成条件的认识.(二)教师引导,进入新课的学习(1)查阅资料: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电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提出问题:物质中的化学能在什么条件下能转化为电能呢?又是如何转化的呢?(2)多媒体呈现火力发电的基本原理图,分析其中的能量转移过程,组织学生讨论活力发电的优缺点。分析火力发电图像,提出能量转化的过程.并且问火力发电的利与弊?引入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采用“问题导引式教学”,以问题和任务为驱动,学生沿着问题的线索,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发现,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火力发电的原理,认识火力发电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面对火力发电的利与弊,教师提出“能不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突破“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的思维方式,快速进入课题.学生在在讨论过程中,形成高效利用燃料,积极开发高效清洁燃料的意识。(三)分组实验,探究化学能与电能的直接转化【15min】学生4人一组,分组进行探究实验,共同完成两组对比探究实验,在已有氧化还原知识基础上,逐渐体会化学能如何转化为电能。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或困难,适时予以指导和调控,防止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盲目性、随意性与低效性。【设计意图】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四)讨论、推测得出原电池的概念及本质【4min】由学生先总结,老师后总结;展开师生互动,分析锌铜原电池的原理。(五)得出结论【9min】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动画模拟实验,思考交流,并归纳总结形成原电池的条件.【设计意图】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这一节内容中,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原电池形成条件,所以安排动画模拟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