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蜡烛》学案导学1、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2、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3、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先学后教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瓦lì()精疲力jié()fú晓()揣在怀里()颤巍巍()鞠躬()地窖()2、下面两个句子中,填入空白处的最恰当的词语是()。①一枝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着柔和的光芒。②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要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A、闪耀闪烁B.闪耀闪耀C、闪烁闪烁D.闪烁闪耀3、这篇通讯写了一位饱受______________之苦的老妇人,______________的动人事迹,赞美了______________,讴歌了______________的深厚感情。4、说说下列加点词语好在哪里。(1)方场上散布着几辆烧毁了的坦克和铁甲车,有德国人的,也有我们的。(2)老妇人想了半天,……从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小组合作5、文中对一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找一找,分析一下为何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反复的描写?(尽量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明确:1.炮火(11)老妇人的黑色围巾(5)老妇人的动作“跪”、“爬”(各3)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6)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和描写。6、课文的最后一段表达了怎样的感情?7、文中有没有对老妇人进行语言描写?(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那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进行人物刻画的呢?(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请同学生们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并说说通过这些片段你觉得文中的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老人?8、文章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当堂达标1、下列划线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偷袭(xī)企图(qǐ)佛晓(fó)瓦砾(lì)B地窖(jiào)耸立(sōng)更夫(gèng)炮弹(dàn)C遮奄(yǎn)匍匐(fū)交叉(chā)肋(yè)窝D屏障(píng)肃穆(mù)静默(mò)鞠躬(jū)2、填空阅读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要注意分析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从而看出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阅读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要注意分析事件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从而了解事件的意义和影响。阅读写景状物的记叙文,要注意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的_________进行描绘的,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表现的思想感情。3.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问题。巴以冲突由来已久,争取和平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在一次联合国会议上,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讲,最后一段是:“我是带着橄榄枝来的,也是带着一个自由战士的枪来的,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滑落。”这一段话表明了阿拉法特对今后巴以关系的鲜明态度,每一句都意味深长。从这几句话中你听出了哪三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