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称中国人幸福感未随经济发展增加中年幸福少.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0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调查称中国人幸福感未随经济发展增加中年幸福少.doc

调查称中国人幸福感未随经济发展增加中年幸福少.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调查称中国人幸福感未随经济发展增加中年幸福少吉林公务员考试(HYPERLINK"http://jl.htexam.com/"http://jl.htexam.com/)申论热点—幸福指数。笔者在2000年、2006年和2010年,分别对中国城乡总人口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其中觉得自己非常幸福的人,从19.3%增加到23.8%;如果加上觉得比较幸福的人,那么总体上觉得自己幸福的人略有减少,从84.8%下降到83.0%。相应地,觉得自己不太幸福与很不幸福的人,则从2000年的15.2%上升到2010年的17.0%。笔者以为,中国人的幸福感并没有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而显著地增加,反而有所降低。其中的社会文化作用,非常值得进一步探讨。越健康越幸福过去的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现在,这话应该修改为“健康是幸福的基础”。在健康状况很不好的人里,觉得自己幸福的人只占38.4%;在健康状况不太好的人里,占61.9%;健康一般的人里占80.3%;比较健康的人则是90.4%;而非常健康的人里更是高达92.4%。这虽然属于人之常情、世之常理,但是笔者希望强调其背景:在21世纪的前10年中,中国人自我报告的健康状况,在总体上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在2000年的时候,认为自己比较健康和非常健康的人占到66.5%,可是到了2006年却减少为61.6%,到2010年再次降低到58.1%。正是因为这种情况,所以健康良好日益成为人们共同追求的大目标,因此对于幸福感的作用才会如此之大。此外,笔者还发现一个“有悖常理”的情况:越胖的人,幸福感越强。在瘦子中觉得幸福的人占77.7%,在体重正常者中占84.6%;在超重者中占87.1%;在肥胖者中则高达89.1%。这种现象很可能来自中国古话说的“心宽体胖”,也就是胖子更容易知足常乐;也可能是来自老话所说的“胖就是富态”,就是说胖子代表着生活优裕;还可能是因为胖子更容易受到当今社会的非议,反而磨炼出“心静自然少忧烦”的生活态度。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幸福在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里,觉得自己幸福的人只占80.4%;初中的人增加到85.6%;高中者再增加到86.7%;而在大专者中则占到88.2%;在本科及以上的人里更是高达89.4%。从幸福的可能性来看,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相比,上过初中的人增加44.4%;上过高中的增加58.1%;上过大专的增加81.2%;上过本科及以上的增加104.7%。这表明,在中国社会文化高速发展的21世纪,那些受教育程度更高的人,由于更加可能获得各方面的资源与机会,因而各种烦恼也就会更少,直接提高了他们的幸福感。越富裕越幸福在收入最低的人里,觉得幸福的只占81.8%;中等收入的人里占88.0%;收入最高的人里则是90.6%。也就是说,与那些收入最低的人相比,觉得自己幸福的可能性,在收入中等的人里增加61.5%;在最高收入者中则增加115.5%。虽然俗话说“金钱买不来幸福”,虽然很多人相信“钱多了烦恼也多”;但是在当今中国,收入高不仅仅表示物质需求更容易满足,还意味着更有可能获得声望、地位、自信与安全感,因此才会促进幸福感的提高。社会交往越多越幸福从来也不进行社会交往的人,觉得幸福的比例仅为81.6%,一个月以上才社交一次的人里是85.0%,每个月社交两三次的人里增加到85.8%,每周都社交一次的人里增加到87.5%,每周都社交两三次的人里觉得幸福的比例则高达89.3%。这是因为,中国人格外重视亲朋好友,而且可以在社会交往中,排解或减轻自己所遭遇到的生活压力。婚姻美满更幸福无论是单身的人还是初次结婚的人,觉得自己幸福的比例在85.1%~85.6%之间。但是同居的人却减少到81.8%;再婚的人降低到78.5%;丧偶的人再降低到72.1%;而离婚的人觉得幸福的则仅仅占67.7%。由此看来,当今的中国人仍然把合乎传统的婚姻状况看作自己幸福的重要来源,即使是合法的再婚、合情的同居、合理的离婚,统统都会减少他们自己的幸福感。人到中年幸福少在18~29岁的人里,觉得自己幸福的人占到86.6%,但是在30~39岁的人里却只有83.4%,在40~49岁的人里也只占84.1%,一直到50岁以上的人里,也只不过占85.0%。这种情况,其实是生命周期中“中年危机”的表现之一。在30~39岁这个年龄段里,人们上有老、下有小,承载着人生中最沉重的负担,一直延续到49岁,直到儿大女大,事业有成,压力才得以缓解。因此,这种幸福感的U型结构不可避免会出现。离家外出幸福低人口流动是21世纪中国的一大壮观社会景象。但是它在给人们带来丰厚回报的同时,也应了一句老话:“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在从不离家外出或外出少于一个月的人里面,觉得幸福的比例都是85.2%;可是如果外出多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