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静女》教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4.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3年《静女》教案.pdf

2023年《静女》教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3年《静女》教案2023年《静女》教案1一、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字词。2.运用联想、想象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通过《静女》的学习,掌握《诗经》比兴、重章叠句的艺术特色和顶真、双关的修辞方法。4.体会、感受《静女》的感情基调:男女主人公纯真、热烈的爱情,初步学会鉴赏古体诗,领悟古体诗的情趣和艺术魅力。5.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二、教学重点1.感受《静女》表现的感情以及所表达的爱情共性。2.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诵读方法,读出诗歌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三、教学难点1.《诗经》的艺术特色。2.《静女》人物艺术形象的把握。四、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三种主要的情感:亲情、友情和爱情。爱情,在不同的时代是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爱情的古老诗歌——《静女》,看看这是一个怎样的爱情故事。(二)温故知新——《诗经》师:上课前,老师有叫同学们预习课文。那现在请同学们告诉老师《静女》是出自哪里的?生:《诗经》。师:我们以前就接触过《诗经》,现在一起来复习一下《诗经》的有关内容。《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选集。内容分类:“风”、“雅”、“颂”三部分。表现手法:赋(铺陈)、比(比喻)、兴(起兴)。两者统称为“诗经六义”。句式:四言为主语言:双声叠韵(三)整体感知1.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并进行点评:朗读要注意节奏(二二式节奏,如:静女/其姝)、重音、情感。2.矫正读音,播放课文录音。3.全班齐读课文。4.提示学生自学诗歌中的文言字词。(四)小组合作探究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朱熹说《邶风静女》是“淫奔期会之诗”。思考:《静女》是“思无邪”还是“淫奔期会之诗”?(提示:可从主题、地点、人物、细节等方面进行探讨)1.从主题、地点、人物进行探究主题:约会(“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地点:城隅(“俟我于城隅”)人物:静女和“我”2.从静女和“我”的形象进行探究静女的形象:美丽文雅、聪明调皮(娴静可爱、顽皮活泼、小鸟依人)。“我”的形象:憨厚、痴情(忠厚淳朴、文质彬彬)。细节:静女:“爱而不见”天真调皮“贻我彤管”“自牧归荑”以物示情(喜爱)“我”:“搔首踟蹰”憨厚痴情“说怿女美”“美人之贻”爱人及物(喜爱)3.小结(1)活泼、浪漫是本诗的主旋律,奏出一曲动人的恋歌,反映出青年男女幽期秘约时的兴奋与喜悦!(2)表现了存在于青年男女之间的健康的爱情。反映古代广大人民对自由婚姻和美好、幸福的爱情生活的追求与向往。4.解疑朱熹评论的立场:封建伦理道德“存天理灭人欲”“男女授受不亲”要抑制人的一切出于自然需要的情感欲望。(五)深入探讨1.诗歌中有没有“赋、比、兴”手法的运用,请找出来并简要赏析。(1)赋的手法。(第一节)写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2)比的手法。“彤管”、“荑”。荑。物微而意深,寄托着女子一片真情。2.如果从人物描写的手法而言,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1)细节描写。“爱而不见”、“搔首踟蹰”(2)心理描写。一往情深和诚挚、痴迷之心。3.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1)人、物、情结合。(托物抒怀)(2)重章复唱、双声叠韵的运用。(3)巧选细节,心理活动细腻传神,风格朴实。(六)总结全文《静女》表现了健康纯真的爱情,它虽然没有成年人的坚贞和厚重,也没有中老年爱情历经沧桑之后的洗练与深沉,却以单纯、天真、无邪而永恒。(七)作业布置1.背诵《静女》。2.完成课后练习。3.有兴趣的同学可试着把《静女》改写成五言诗、七言诗、现代诗歌、歌词、小小说、小品等形式。附录板书设计:静女主题:约会地点:城隅人物:静女和“我”静女:美丽文雅、聪明调皮(娴静可爱、顽皮活泼、小鸟依人)“我”:憨厚、痴情(忠厚淳朴、文质彬彬)2023年《静女》教案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诗经》的基本知识,积累字词,理解诗歌的含义并能熟练背诵这首诗歌。2、过程与方法:理解文中主人公的感情变化,分析把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掌握《静女》的表现手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培养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吸收有益的成份。教学重点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