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与理念试比高,科技领跑新考古——王昌燧访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欲与理念试比高,科技领跑新考古——王昌燧访谈.doc

欲与理念试比高,科技领跑新考古——王昌燧访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欲与理念试比高,科技领跑新考古——王昌燧访谈王昌燧,男,江苏姜堰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院务委员、国际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科技考古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王昌燧教授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工程物理专业。1985年开始从事科技考古研究,多次获得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等的基金支持,是多个重大科研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迄今已在Nature、PNAS、Archaeometry、JournalofArchaeologicalScience、JournalofAppliedPhysics、AppliedPhysicsLetter、JournalofRamanSpectroscopy、《考古》、《考古学报》、《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核技术》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中国文物网:有哪些代表性的科学技术在中国考古进程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能不能为我们介绍一下目前科技在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中的应用是什么样的情况?王昌燧:科学技术对考古进行巨大推动作用,首先是测年,美国物理化学家利比因于1947年创立放射性碳测年法而获得1960年诺贝尔化学奖,这使得考古学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说它是革命也不为过。由于有了测年技术,所以使得考古绝对的年代得到了一个确认,这应该是第一步。第二步影响比较大的应该是环境考古。以前考古发掘报告基本上是根据考古的过程当中,只是对一些遗物遗迹具体的情况加以表述,不太要求去对本身发掘进行研究。现在的考古学发掘报告基本上都有环境考古这一章,把当时的社会背景、自然环境都描述得比较清楚,这样就对当时的环境、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气侯等等有了非常直观的描述,从而复原了当时的人们生存是在怎样的环境之下的,我想这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其它的当然也是多方面的,包括陶瓷的研究、玉器的研究、农业考古学的研究、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等等。目前科技在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中的应用实际上是人文和科技的交融。这二者之间的交融前10年是比较缓慢的,目前却是呈加速度的进展。包括前面说的动物考古等,这些方面不是所有的考古发掘报告都会把它们放在里面,但是逐步地都有新的内容在增加着。我想今后的发掘报告可能是一个研究性的发掘报告,也就是说从一方面记录发掘过程如实把它记下来,另一方面根据发掘的情况进行一些综合性的研究。首先是年代的情况、环境的情况、当时社会结构的情况、经济作物的情况,当然了还会讨论一些精神方面的东西,那么这样的一个发掘报告就是活生生的研究。所以考古学现在这些年大家都认识到了,它是一个蕴含丰富的学科,因为它本身是研究社会的,所以很多学科的一些方法理论实际上在考古学中都能得到理解。因此从宏观来讲我觉得考古学现在是面临着一场变革,是多学科交叉交融最好的领域。中国文物网:对比中西方考古的人类学背景和历史背景,科技考古在东西方的成长进程有什么不同?王昌燧:西方考古有一点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他们很注重理论。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会提出一些新的理论,包括我们前面讲的新考古学的提出的一些理论,这在当时的中国是不接受的,觉得那是唯心主义,完全是凭自己的想象去发掘的。实际上不是,他们是有深厚的研究基础,比方说环境学的研究基础和人类学的研究基础。第二个不同就是西方的考古学比较早的就是调查,特别是新考古学出来以后就特别强调自然科学的介入,所以它是在一个有组织、有系统的基础上跟自然科学进行交融的。而在中国我们走的则是另外一条路。比如说冶金考古,我们最初还是从冶金史的角度来做一些问题,陶瓷考古也纯粹是从陶瓷工艺这个角度做的,成果也是世界上公认走在前面的。后来科技考古成立以后,虽然没有正式地批,但是科学科委是批准认可的,我们已经开了九次全国会议,今年是第十届。这样就可以把大家联合起来一起探讨,逐步促进科技与考古学的结合,这是我们中国走的一条路,实际上也是殊途同归。中国文物网:在科技与考古结合之初,考古学家是如何突然间发现了科学介入的重要性呢?王昌燧:我想这有两个方面:科技专家原先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做一些分析,我们后来极力主张仅仅做分析是不够的,这样永远介入不到考古学的主题上去或说到不了考古的主战场上,你只是一种陪衬。原则上讲它要解决考古学的问题,这个才能叫科技考古,否则的话就是原先一些专家们认为的自然科学在我考古中的应用。这个观念改变了以后,就使得自然科学家相当一部分就有意识的去考虑考古学家一些问题。另外一方面,考古学实际上是一个很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学科,我曾经说过,不管取得的科研成果是大是小,这种多学科交融的理念总归是要载入史册的。到了一定的时候大家都感觉到要把这些学科交叉起来了,否则的话总是“两张皮”,考古学家可以用你的分析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