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病虫害防治教案-绪论、外部形态.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作物病虫害防治教案-绪论、外部形态.doc

作物病虫害防治教案-绪论、外部形态.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作物病虫害防治(茶学)》教案绪论昆虫纲在动物界的地位动物界(KingdomAnimal)节肢动物门(PhylumArthropoda)六足总纲(Hexapoda)昆虫纲(Insecta)二、昆虫纲特征1.体躯由若干环节组成,分为头、胸、腹3个体段。2.头部是取食与感觉中心,着生有触角、口器、单眼、复眼等器官,口器由3对口器附肢组成。3.胸部是运动与支撑的中心,由3个体节组成,着生有3对足,一般还有2对翅。4.腹部是生殖与代谢的中心,通常由9~11体节组成,包含有大部分内脏和生殖系统,腹末多数具有转化为外生殖器的附肢。5.生长发育过程具有变态现象,卵中孵化出后需经过一系列内部外部形态变化,才能转变为性成熟的成虫。三、与昆虫容易混淆的节肢动物1.蛛形纲:无触角,身体分为头胸部与腹部,如蜘蛛、螨。2.甲壳纲:多水生,触角2对,以鳃呼吸,如虾、蟹。3.唇足纲:每体节具1对足,第一对特化成毒爪,生殖孔位于体末第2节,如蜈蚣、蚰蜒。4.重足纲:体节除前方3~4节及后方1~2节外,每一可见背板下由两节合并而成,大部分体节具有2对步行足,如马陆。四、昆虫的发生特点1.种类数量多,约占动物种类总数的2/3~3/4;2.个体数量大,1个蚂蚁群大约有50万个个体,小麦吸浆虫爆发的年份,每亩地中有2592万个个体;3.分布范围最广,从高空到深海,从赤道到两极;4.历史悠久,泥盆纪已经出现昆虫祖先。五、昆虫繁盛的原因1.有翅能飞,有利于觅食、求偶、逃避敌害、扩大分布;2.身体相对较小,1张棉花叶片可供上千头蚜虫生活,易于隐蔽;3.繁殖力强,蚜虫5~7d完成一代,1年繁殖20~30带;4.食性杂、食源广,口器特化,植食、肉食、腐食、菌食等;5.适应能力强,能够抵御高温、低温、干旱等不良环境。六、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学生自己总结)1.有害:农业害虫、林业害虫、卫生害虫等。2.有益:原料昆虫、传粉昆虫、天敌昆虫、药用昆虫、食用昆虫、观赏昆虫、教学科研材料用昆虫、仿生昆虫、环境清洁与监测昆虫等。第一章昆虫基本知识第一节昆虫的外部形态昆虫的头部头部分节:3、4、6、7、9节说,6节说最为流行,其次为4节说。头壳的构造头壳上的缝和沟:缝和沟的区别;蜕裂缝、额颊沟、额唇基沟、围眼沟、颅中沟、颊下沟、后头沟、次后头沟等。头壳的分区:额唇基区、颅侧区、颊下区、后头区、次后头区。头式:下口式:口器位于头部下方,头部纵轴与身体纵轴垂直,植食性昆虫多见,如蝗虫、鳞翅目幼虫等,较为原始的一种类型。前口式:口器位于头部前方,头部纵轴与身体纵轴近似于平行或成钝角,多见于捕食性及钻蛀性昆虫,如步甲、虎甲等。后口式:口器伸向后方,头部纵轴与身体纵轴成锐角,多见于刺吸式口器昆虫,如蝉、蝽、蚜虫等。复眼、单眼单眼:结构与构成复眼的小眼基本一致,只能感受光强及光线方向,不能成像。背单眼(成虫、不完全变态幼期昆虫单眼,位于额区上方,多2~3个)、侧单眼(全变态幼虫单眼,位于幼虫头部两侧,一般为1~7对)。复眼:辨别近距离物体,尤其是运动物体。复眼由小眼组成,小眼通常正六边形,其形状、大小、数目变化很大,蜻蜓复眼由多达2.8万个小眼组成。触角触角的基本构造柄节、梗节、鞭节。雄蚊触角梗节上有江氏器。鞭节分为若干鞭小节,数目、形状变异较大。触角的类型刚毛状(鬃状):短小,柄节、梗节粗大,鞭节突然缩小变细,如蝉、蜻蜓。丝状(现状):柄节、梗节较粗,鞭小节形状、大小相似,向端部逐渐缩小,如天牛、蟋蟀。念珠状:柄节较大,梗节较小,鞭小节大小相等、近球形,如白蚁。锯齿状:鞭小节向一侧突出成三角形,如叩头虫、芫菁。双栉齿状(羽状):鞭小节向两侧突出成细丝状,如天蚕蛾、毒蛾等雄虫。栉齿状(梳状):鞭小节向一侧突出成梳齿状,如绿豆象。膝状(肘状):柄节特别长,梗节短小,二者之间膝状弯曲,鞭小节大小、形状几乎相等,如蜜蜂、象甲。具芒状:触角粗短,3节,第3节膨大,其上有1根刚毛状构造,称为触角芒,触角芒上细毛的有无及数目、位置可作为分类依据,如蝇类。环毛状:除柄节、梗节外个鞭小节环生一圈细毛,由基部向端部逐渐变短,如蚊科和摇蚊科雄虫。棒状(棍棒状、球杆状):基部、中部鞭小节细长如斯,近端部数个先逐渐膨大,然后逐渐缩小,如蝶类。锤状:与棒状相似,但端部几个鞭小节突然变大,末端平截,如郭公虫。鳃片状(鳃叶状):末端3~7节鞭小节向一侧扩展,形成薄片状叠合在一起,状似鱼鳃,如金龟子。触角的功能嗅觉、触觉。实践意义鉴定昆虫种类。辨别昆虫性别,雌雄蛾,雌雄蚊。用于害虫防治(利用触角上的感受器)。口器(1)咀嚼式口器:上唇、上颚、舌、下颚、下唇五部分。比较原始的一种口器类型,如蝗虫。(2)吸